第五章5-6相干通信与光孤子通信.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8 光孤子通信 孤子(Soliton)又称为孤立波(Solitary wav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超短脉冲,或者说是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形状、幅度和速度都维持不变的脉冲状行波。 1973年,孤立波的观点开始引入到光纤传输中,逐渐产生了新的光孤子通信理论,从而把通信引向非线性光纤孤子传输系统这一新领域。 光孤子就是这种能在光纤中传播的长时间保持形态、幅度和速度不变的光脉冲。利用光孤子特性,可以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的光通信。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光纤的损耗和色散是限制线性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和容量的两个主要因素。 光的色散是指由于物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有关系而发生的一些现象。光纤色散使得光脉冲中不同波长的光传播速度不一致,结果导致光脉冲展宽。 在光强较弱的情况下,光纤介质的折射率是常数,即 n 不随光强变化。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但是在强光作用下,由物理晶体光学的克尔(Kerr)效应可知,光纤介质的折射率不再是常数,折射率正比于光场强。又知折射率与相位有一定的关系,相位与频率有一定的关系,则光强的变化将造成光信号频率的变化,从而使光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光纤的群速度色散和光纤的非线性,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孤子在光纤中能够稳定存在。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光孤子的产生: 当工作波长大于1.3 μm时,光纤呈现负的群速度色散,即脉冲中的高频分量传播速度快,低频分量传播速度慢。在强输入光场的作用下,光纤中会产生较强的非线性克尔效应,即光纤的折射率与光场强度成正比,进而使得脉冲相位正比于光场强度,称为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 SPM),脉冲后沿比中前沿运动得快,引起脉冲压缩效应。光孤子的形成机理是光纤中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在反常色散区的精确平衡。 当这种压缩效应与色散单独作用引起的脉冲展宽效应平衡时,即产生了束缚光脉冲,即光孤子,它可以传播得很远而不改变形状与速度,如图6所示。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图6 光纤中基态孤子随传播距离的演化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孤立波是一种形态的波,它仅有一个波峰,波长为无限长,在很长的传输距离内可以保持波形不变。 人们从孤立波现象得到启发,引出了孤子的概念,而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将信息调制到孤子上进行通信的系统则称为光孤子传输系统。 1895年,Korteweg 和Vries 提出了著名的KDV 方程,从而建立了孤立子的数学模型。 一、光孤子通信原理 后来经过慢长的时间,直到1973年,美国威苏康星大学的A. C. Scott等人提出了孤立子的正式定义:孤立子是非线性波动方程的一个孤子波解,它可以传播很长的距离而不变形,当它与其他同类孤立波相遇后,保持其幅度、形状和速度不变。 光孤子的概念还可进一步概括为:某一相干光脉冲在通过光纤时,脉冲前沿部分作用于光纤使之激活,而其后沿部分则受到光纤的作用获得增益,前沿失去的能量和后沿获得的能量相互抵消,其结果使得光脉冲传输时,没有任何形状上的变化,即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光孤子或光孤立子。 二、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 1.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目前已提出的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的构成方式种类较多,但其基本部件却大致相同,其基本组成结构如图7所示。 图7 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二、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 在图7中电信号脉冲源通过调制器将信号加载于光孤子流上,承载的光孤子流经 EDFA 放大后进入光纤传输。 沿途需增加若干个光放大器,以补偿光脉冲的能量损失,同时需要平衡非线性效应与色散效应,以最终保证脉冲的幅度与形状稳定不变。 在接收端,通过光孤子检测装置、判决器或解调器及其他辅助装置实现信号的还原。 二、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 2.主要技术问题 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光纤损耗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光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高阶色散效应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以及单模光纤中的双折射现象等。 由此需要涉及的技术主要有: (1) 适合光孤子传输的光纤技术 研究特定光纤参数条件下光孤子传输的有效距离,由此确定能量补充的中继距离,这样的研究通常导致新型光纤的产生。 二、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 (2) 光孤子源技术 光孤子源是实现超高速光孤子通信的关键。根据理论分析,只有当输出的光脉冲为严格的双曲正割形,且振幅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光孤子才能在光纤中稳定地传输。 现在的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大多采用体积小、重复频率高的增益开关DFB 半导体激光器或锁模半导体激光器作光孤子源。 二、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 (3) 光孤子放大技术 全光孤子放大器对光信号可以直接放大,避免了目前光通信系统中光/电、电/光的转换模式。它既可以作为光端机的前置放大器,又可以作为全光中继器,是光孤子通信系统极为重要的器件。 光放大被认为是全光孤子通信的核心问题。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