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523 各种用地配置 主要指标分解 案例分析 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整体性 2. 层次性 3. 功能结构性 4. 最优化(或满意度,效益最大化)土地利用结构效应 :指在不增加土地资源数量投入的条件下,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寻求土地利用满意结构,实现土地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如表所示,若区域土地总面积P=10000公顷,可供选择用地类型为A、B、C,其效益分别为KA=600元/ha,KB=400元/ha,KC=200元/ha,结构效应表现为不同用地结构所获得效益的差异。用地结构效应计算方案用地结构(%)用地效益(万元)结构效应(万元)ABCABC小计Ⅰ50302030012040460+180Ⅱ30205018080100360+80Ⅲ205030120100602800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地 类规划基期年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65306.6100.00农用地耕地39980.461.22园地41.40.06林地1008.41.54牧草地0.00.00其他农用地10693.916.37合计51724.179.20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1514.32.32农村居民点用地5744.58.80采矿用地330.60.51其他独立建设用地9.00.01小计7598.411.63交通水利用地交通用地524.90.80水利用地2388.73.66小计2913.64.46其他建设用地90.80.14合计10602.716.24其他土地水域2258.63.46滩涂沼泽478.30.73自然保留地242.80.37合计2979.84.56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确定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次序和原则要求: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优先安排基本农田;协调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城镇工矿用地;拓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二、供选方案的拟定(一)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 1、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战略等,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高速和健康地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2、规划原则 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三效益统一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3、编制依据 政策法律依据: 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环保、城市规划、水土保持、交通运输等政策法规法律有关规定 计划规划依据: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区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壤普查 土地供需预测依据: 各部门用地的供给和需求预测(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依据规划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工作基础,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不同的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得到不同的规划方案。三、方案编制方法基于面积均衡性的综合法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宜法基于思维系统性的模型法基于计划与市场兼容型的弹性规划法基于质量和效益发展型的区域发展规划法基于生态优先型的泛目标生态规划法基于面积均衡性的综合法 综合法是在单项用地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逐步逼近,借以达到土地面积综合平衡,即达到面积数量平衡和空间布局平衡各类用地面积变动情况可以用下式表示: B(t)=B(0)+C-D 式中, B(t)—期末用地面积; B(0)—期初用地面积; C—期内用地增加量;D—期内用地减少量 同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勾绘出土地用途变更的界线,使得土地面积空间平衡。土地综合平衡表 单位:hm2类 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41203800601301545352510320园地550 460205302010590林地542 10500 1814 42牧草地210 30城镇村用地614602010105008 6114交通用地3265010268122001010126水域1560 1010401500 60未利用地18580131220861630155规划面积81073990573698248633338156661937期内增加 190113198681331386631937增减相抵 -1302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钟小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输电线路三跨的经验分享.ppt VIP
- 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ocx VIP
- 专题1.4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幼儿小蝌蚪找妈妈绘本ppt课件.pptx VIP
- 磷酸铁行业现状.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pdf VIP
- 6.1 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pptx VIP
- GB_T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车牌识别系统软件使用说明8.1软件基本设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