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诗选》中的原住民书写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 林于弘? ?林于弘: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 摘 要 現今台灣原住民人口雖然只佔2%,然而其歷史的綿衍、族群的多樣、風俗的特殊,以及迥異的語言,在在都是架構台灣整體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學作為反映社會的顯像劑,自當不容忽略此既存事實。故本論文即以具有典範性質的《年度詩選》為取樣對象,分別透過非原住民對原住民,和原住民自身的書寫等兩大類型,探究台灣原住民的新詩書寫現象與成就。並藉由列表的方式,從作者、出版條件、乃至社會環境等主客觀因素,配合文本內容的直接呈現,深入剖析原住民新詩書寫的各種面向,及其寄託於文字之中,卻又亟欲超越文學層面的文化企圖。 關鍵詞:新詩、原住民、年度詩選、母語 《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 林于弘? ? 林于弘: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 壹、前言 現今台灣地區的住民,主要是以閩南(76%)、客家(12%)、大陸其他省移民(10%),以及各族原住民(2%)為主 此為TVBS在2003年3月抽測的統計數據。若依黃宣範教授在1993年的推估,則各族群在當時所佔的人口比率分別如下。閩南人: 此為TVBS在2003年3月抽測的統計數據。若依黃宣範教授在1993年的推估,則各族群在當時所佔的人口比率分別如下。閩南人:73.3%,外省人:13%,客家人:12%,原住民:1.7%。(參見,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文鶴,1993年),頁19-21。) 李有成:〈原住民大撤退信史——讀瓦歷斯?尤幹「想念族人」〉,《聯合文學》第122期(1994年12月),頁113-114。 一九七七年五月,葉石濤在《夏潮》雜誌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提出:「所謂台灣鄉土文學應該是台灣人(居住在台灣的漢民族及原住種族)所寫的文學。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市:遠景,1980年),頁72。 由於鄉土文學論戰的影響,本土意識崛起,加上社會的多元認同,以及政治束縛解禁,於是各種與原住民有關的組織、刊物與運動,在八0年代以後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勃興。他們積極參與社會變革,針對不同族群,面對不同議題,從各個不同階層,呈現自己的嘹亮聲音。而文學是反映社會、文化的重要指標工具,是以原住民文學的社會參與,也自然表現出與時代共同演進的現象。 不過,在觀察台灣原住民新詩書寫時,必須同時兼顧兩個面相方為完整。畢竟,不論是早期渡海的閩南、客家族群,或是一九四九年前後來台的新移民,他們與原住民相處少則數十年,多則有上百年的歷史,因此在考量反映原住民的書寫現象時,除了必須尊重原住民的自我書寫之外,對於非原住民族群的觀察寫作,也同樣不能輕忽。事實上,由追風(謝春木)寫作,號稱「台灣新詩史上第一首新詩」的〈詩的模仿〉 寫於1923年5月22日,發表於1924年4月10日,《台灣》第5年第1號。,就有一 寫於1923年5月22日,發表於1924年4月10日,《台灣》第5年第1號。 我讚美你 你以你的手,你的力量 建立你的王國 贏得你的愛人 你不剽竊人家功勞 我讚美你 你不虛偽,不掩飾 望你所望的 愛你所愛的 你不擺架子 蕭蕭、張默編:《新詩三百首》(上)(台北市:九歌,1995年),頁274-275。 這首詩讚美蕃王的真誠懇切,也相對肯定其實力與作為,這種客觀的呈現描寫,的確相當有代表性。非原住民對原住民的書寫自有其歷史傳承,同時也可能具有「旁觀者清」的效用。因此,在以下的論述中,我們也將同時比對兩種書寫的共相與殊相,以獲得有關原住民書寫內容的全貌。 貳、《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一): 非原住民的寫作分析 大盛於八0年代的年度文學選集 台灣地區重要的年度文學選集除爾雅版的小說選起自一九六七年之外,九歌版的散文選起自一九八一年,前衛版的詩、散文、小說選皆起自一九八二年,爾雅版的詩選起自一九八二年,文學評論選起自一九八四年,希代版的散文及小說選起自一九八六年,其他尚有零星出版的年度選集也多在此際誕生。,表面上是訴諸於「精華重現」的回顧,但其本體也寓含建構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的強烈企圖。而「年度詩選」的編輯出版,亦不脫此窠臼。張默即直言:「《年度詩選》從一開始策劃,即本著為新詩讀者提供良好精神糧食,為爾後的斷代選本提供可以選錄的佳作,以及為當代台灣新詩史提供可以引述的真材實料。 張默:〈幽然坦直話「年度詩選」〉,《台灣詩學季刊》第34期(2001年3月),頁7。」林于弘也表示:「繼承自爾雅出版社的《年度詩選》雖曾三易其主 原本已宣告中止的《八十一年詩選》,在弦、向明和梅新的奔走後,獲得文建會的資助,於是「年度詩選」的編選工作,便轉由「現代詩季刊社」承擔。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