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问题的报告-FudanUniversity.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公平问题的报告 叶豪 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2011级,学号:11307110161 潘宇寅 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2011级,学号:11307110161 复旦大学法医专业2011级,学号:11301010008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2011级,学号:11307090069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因其对社会流动及国民素质有着巨大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教育不公平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分析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现象和成因对解决该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不公,现象,原因 概念界定 教育公平因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等)因此在界定时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身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其中将教育权也规定为基本人权。 在当代的公平观念的研究者中,美国学者罗尔斯(Jhon Rawls)提出三点原则:自由的原则,机会的平等原则,差别原则。这对教育公平的界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教育的平等在于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 现象分析 当前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从不同角度可有不同分类,主要观点有:1.中国教育十大不公平现象说: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2.教育资源不公平说:教育总投入不足,不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学校分布,时间分布的不均衡,已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尽合理的使用政策3.教育全程不公平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我们的调查主要从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着手,通过调查在校学生在高中时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状况来分析的。首先,从地区差异来看,以清华,被打,复旦三校为例,东部地区学生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地区学生比例高于农村地区;其次,对于相同地域的生源情况,生源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集中在一些超级中学或中重点中学;再次,招生政策也往往会向这些中学倾斜,例如省三好或省优干的加分名额更容易被重点中学获取。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此外,国家在某些偏远山区的教育投入不足,这些地区的教育状况还十分落后,如宁夏西海固地区,贵州山区等。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和专科院校,以湖北为例,2002~2007年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的录取比例亦从33%上升到57%,而在重点高校中,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事业人员的17倍。 原因探究 教育资源不足。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较复杂,对教育的投入也有限,很难面面俱到;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由于城乡、地区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差距,教育资源的分配势必会不均衡,教育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不足; 阶层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家庭出身,社会中层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可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腐败现象。一些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如如重庆师范学院学生科一名科长在一次暑期招生中,收受两名考生家长贿赂8万元,索取5名考生家长贿赂5.8万元,一次招生便挣了10年的工资。)等腐败现象也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结语 从以上我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解释与分析中,可以知道教育不公的现象与成因十分复杂。教育的不平衡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虽然绝对的公平不会存在,但当前仍可采取诸多措施来缓解这一现象。 五、附录: 附录一:清华、北大、复旦三校各地招生计划 附录二:调查数据来源 附录三: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和前景 [2]黄宇,杨丽娟.从罗尔斯的公平三原则谈教育不公平现象及社会成因,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21卷第1期 [3]翁文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附录一:清华、北大、复旦三校各地招生计划 清华大学 2011年 省份 总数 男生 女生 北京 398 238 160 江苏 188 115 73 河南 165 110 55 湖南 163 114 49 辽宁 156 97 59 山东 155 115 40 浙江 155 101 54 上海 139 79 60 湖北 138 95 43 四川 135 96 39 河北 131 88 43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