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集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七、湿热痿证(肖永林《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9年第 11期) 患者,潘某某,女,48岁,1977年8月来诊。至来诊时已病半年。于长春应化所医院住院治疗无效,求治于中医而来诊。 患者起病状如感冒,发热恶寒,后恶寒渐解,而发热加重。大抵每日上午37.5℃~38℃,下午39℃左右,夜间可达40℃以上。体温虽高但口不渴而粘腻,身重,脘腹痞满,饮食减少,时有恶心,小便黄赤短涩而热。住院后用各种方法治疗而发热始终不退,逐渐出现下肢麻木,行动不便,软弱无力而终致不仁不用。 根据患者之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知此病为痿躄无疑,而其属何证,一时颇为踌躇。但一见患者之舌象,心中顿觉豁然。其舌质红绛,苔黄白而粘腻,此乃湿遏热伏,是湿热并重之证。《内经》早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论。此患之发热乃湿热发热,痿躄也因湿热而成。 辨证即属湿热,遂以化湿清热法治之。用三仁汤和杏仁滑石汤加减: 杏仁15g 白蔻仁15g 薏苡仁50g 陈皮15g 半夏10g 厚朴15g 石菖蒲15g 滑石15g 淡竹叶5g 通草5g 黄芩10g 黄连10g 郁金10g 水煎服。 3剂后,体温夜间降至39℃左右。又用3剂,体温又降,脘腹痞满渐舒,食欲有增。数月不效之证,用药数剂,即见好转,可知药已对证。考虑湿热成痿,应以三妙散为主方,故于上方中加苍术25g 黄柏15g 牛膝15g 。 一周后,患者来诊时,喜形于色,已不是由人抬着,而是用人搀扶。言及服第2剂药的夜间,左腿忽觉疼痛难忍,但心里却很高兴。因自下肢痿废之后,一直不知痛痒,而今疼痛难忍,知是病情好转。黎明前疼痛渐止,自试其左腿已能活动,用手掐之,亦知疼痛。第2日晚,右腿也如左腿前晚之情况一样。第3日晚早,双腿已能活动,但行走还很困难,因颇觉双腿软弱无力。此情况真是大出意料。当初给予清热化湿法,无非是根据患者之舌象。但效果如何,心中无数,未想到却有此奇效。可见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有时会出乎意料的。此时,舌苔已基本退净,体温也正常。考虑为湿热已化,经络渐通,于是在方中加当归、赤芍各15g ,以图通达经络。不料复诊时,患者言,服药后,晚间又有发热,食欲减退,舌苔也已厚腻。恍悟,此系用药之误,遂去归芍,两剂后,热退苔减。后予理脾渗湿之剂调理。至国庆节时,患者已能策杖游园。 【按语】此例为湿热痿证。患者长期发热但口不燥不渴、舌苔不干而粘腻,又有脘痞、腹胀、身重等一派湿郁气滞之证,湿郁热蒸日久而致痿证。即为湿热,必用化湿清热法。用辛温芳香淡渗之品,使气机通畅,湿邪自易排除。在治疗湿热并重的用药上以化湿药为主,而以清热药为辅。湿去而热无所依,故而易清。在此证的治疗中用归芍后,病情反复。因归芍为滋腻之品,有碍气助湿之弊,故吴鞠通说“润之则病深不解”。 同时此证的治疗也体现了 “治痿独取阳明”,的精髓。本病的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湿热之证,多为湿邪郁阻三焦气机为主。因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以利湿必须宣通三焦气机,使湿从小便而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正是此意。选用三仁汤合杏仁滑石汤加减治疗,完全体现了宣通三焦气机而泄化湿邪的原则。且有调理脾胃的药物如白蔻、陈皮、厚朴、半夏、菖蒲、薏苡仁、黄连等。因脾胃居中,中焦阻滞则上下难通,中焦宣畅则上下易调。这与“治痿独取阳明”之意是一致的。 十八、湿温湿热痹(肖永林《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0年第3期) 王某某,男,39岁,1979年9月。该患于两个月前开始膝关节疼痛,渐至踝、髋,以至四肢各关节皆痛。先用西药,后用中药,疗效不佳 ,而反越来越重。故策杖前来求治。 询其病程经过,言于两月前(夏季)常于河水中野浴及捕鱼。一日,正值阴雨天,回家后当晚即觉两腿发滞,沉重不灵,行动略感不便。初起尚未在意,以后日甚一日,,两膝关节处开始疼痛,且见肿胀。当即服用炎痛喜康,初用效果很好,数日后效果越来越差。疼痛自膝部延及踝、足趾、腰髋以及上肢诸关节。又服用大、小活络丹,风湿骨痛片,外贴风湿止痛膏等效果也不显。自己用了几剂独活寄生汤,同时服用虎骨酒,不但不效,反而愈来愈重。现在行路已很困难,必须策杖蹒跚而行。 视其舌象,一见其舌质红,舌苔黄白相兼,厚而粘腻。心中顿觉恍然,知其证系湿热为患,乃湿热痹证。经询其证情,果然关节疼痛之处,(特别是膝关节)不唯肿胀沉重,且有热感。筋脉拘急,行动不便。心中烦热,口中粘腻,渴而不欲饮,痞闷不饥,食欲减退,食后作胀。小便赤涩而热。患者自觉全身沉重懒堕,发热,时有汗出。综观褚症,其为湿热痹已无异。为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之宣痹汤与三妙散加减,以清利湿热,疏通经络。 栀子15g 连翘15g 滑石30g 蚕砂10g 苍术29g 薏苡仁50g 黄柏15g 牛膝15g 汗防己15g 片姜黄15g 赤小豆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