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科举制的设立和完善 【学习方法】 以五位皇帝为主要线索 一、 科举制的诞生 (1)创立背景: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期,高门权贵势力强大,控制了选官权力,仅凭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于是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思考:选官依据是?这种制度何有弊端? A.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 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B.选官的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隋朝 旧的选官制度不利于统治 一、 科举制的诞生 (1)创立科背景: (2)诞生的过程 A.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所开为至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书·高祖纪》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 “近炀帝始置进士科,当时就试策论而已” —《旧唐书·杨婉传》 正式设置进士科 策论:对时事的看法 科举制诞生 隋朝 旧的选官制度不利于统治 一、 科举制的诞生 (1)创立背景 (2)诞生的过程 A.隋文帝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诞生) (3)科举制的作用(意义) A.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B.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朝 旧的选官制度不利于统治 孔颖达 唐代经学家 房玄龄 唐初宰相 二、 科举制的完善 (1)考试科目: (2)关键人物: A.唐太宗 B.武则天 唐朝 进士 明经 以策论为主 儒家五经 五十少进士, 三十老明经。 C.唐玄宗 扩充了国学规模 第一名称状元 开创殿试和武举 诗赋为进士科主 要的考试内容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作用:帮助皇帝网罗天下英才 作用:增强唐朝军事实力 推动唐朝文学的繁荣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设进士科 扩充国学规模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和武举 进士考诗赋 科举制诞生 科举制完善 在科举制考试的年代,一位考生在试卷中把“昧昧我思之”,错写成“妹妹我思之”,主考官阅卷,提笔写下评语“哥哥你错了”。成为一时笑谈。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 科举制:公平、公正、公开 材料一:“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以为美。” 改善用人制度,真正做到选贤与能 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除官学外,各地都有私人讲学之所(书院)。 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读书风气盛行 材料三:“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进士出身的诗人很多,如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柳宗元,陈子昂等…… 陈子昂 王昌龄 王维 张九龄 岑参 柳宗元 韩 愈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 雁塔提名 曲江国宴 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朝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A、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E、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G、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材料四:清朝末年停科举。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于科举制中。 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影响深远 材料四:日本和新罗都引入中国科举制 材料五: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科举制对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 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废除:清朝末年废除,延续1300多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章身体素质.ppt VIP
- 2025年反假货币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绿化养护、保洁服务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24版 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docx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三节字符串的格式化 课后服务.pptx VIP
- 教学课件24 稀硝酸生产.ppt VIP
- NB_T 10344-2019《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规范》.docx VIP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二节print的初级魔法 课后服务.ppt VIP
- 基于CHFS数据剖析中国家庭过度负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ocx VIP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一节初级认识 课后服务.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