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一师高级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3/导学案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一 语文 2013年1月10日 主备教师:王红卫 审核教师: 2 - 1 -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的常识,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政治主张及进步意义和时代局限性。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学习孟子运用浅显的比喻阐明道理的方法和善于运用对话进行说理的论辩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复习1:先秦散文一是以记叙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的历史散文如《左传》等。二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即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 复习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 二、新课导学 1.读准下列字音 好( )战 数罟( )( ) 弃甲曳( )兵 洿( )池 畜( ) 鸡豚( )狗彘( ) 孝悌( ) 庠( )序 颁( )白 饿莩(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2.探究任务 (1)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 如何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三、知识小结与拓展 ?学习小结 ⑴一词多义 喻:(1)今将喻子五篇之诗 (2)家喻户晓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自喻适志与 兵:(1)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胜:(1)沛公不胜桮杓 (2)谷不可胜食也 (3)二败而三胜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予观夫巴陵胜状 数:(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 (4)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树:(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3)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古今异义 河内凶 邻国之民不加少 或百步而后止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树之以桑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课时达标 1.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五、课时作业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不王者(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