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二卷:里仁第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里仁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选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保持朴素的本质,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体验生命本具而长久的快乐。具备“仁”的修养的人是坚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的人会运用‘仁’的原则以求得利益。”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缺点”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虽然心里忧愁,但也不能怨恨。”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第二卷: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