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试题表达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1分) 除 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 日 [宋]王安石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 ①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②屠苏:药酒名。 (1)同在除夕之夜,两首诗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5分) 答: (2)“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1)来诗表达的是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2分)王诗通过对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3分) (2)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又将憔悴见春风”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2分) 2、过融上人兰若[注]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答:                                                                          解析:这是一道技巧考查题。首先要指出诗句中具体细节,其次要点明运用细节的目的或者作用。 答案: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②“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语言特色题。第一要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第二要找出句子中有特色或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加以分析。“钟声”写听觉,写声音,是动景;“翠微”写视觉,写颜色,是静景;所用手法是通感和以动衬静,“连”字传神巧妙,将这两种感官连接在一起,生动传神,属于用词巧妙。 答案: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3、秋怀诗 王 苹 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 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 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③。 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 【注】 ①酸风:指秋风。②乱帙:杂乱的书籍。③一亩宫:儒者住的草屋。④论英雄:《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 (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