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 15 15 10 10 10 10 10 8 5 碳酸钙(g)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8 5 食盐(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糠麸类(g) 0.4 0.3 0.3 0.2 0.2 0.2 0.2 0.1 0.1 0.1 禾本科籽实(kg) 0.6 0.5 0.5 0.4 0.3 0.4 0.35 0.35 0.25 0.15 豆饼与豆类籽实(kg) 12 11 10 9 8 12 11 10 9 8 马鹿(月份) 梅花鹿(月份) 饲 料 4.幼鹿与育成鹿饲养管理 (1)日粮配合 离乳幼鹿的配合日粮见表8-10。表8-10 幼鹿精料表 (2)饲养 断乳幼鹿的饲料要细致加工调制,将大豆和豆饼制成豆浆、豆沫粥或豆饼粥喂给幼鹿。除保证一定数量的精料外,还需给以足够的优质粗饲料和清洁的饮水。4~5月龄的幼鹿进入,冬季,由于粗饲料多为干枝叶,干草和农副产品,故应供给一部分青贮饲料和其他含维生素丰富的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其精料配合见表8-11。 (3)管理 ①断乳分群:一次分群断乳。分群断乳以90日龄为宜,在断乳后可采取逐渐增加幼鹿补料量和减少母鹿的饲喂次数。 ②育成母鹿适时参加初次配种。 表8-11育成鹿精料表 25 20 15 15 25 20 15 15 马鹿 20 15 15 10 20 15 15 15 花鹿 碳酸钙(g) 25 20 20 15 25 20 20 15 马鹿 20 15 15 10 25 15 15 10 花鹿 食盐(g) 0~0.1 - 0.5~0 0.5 0~0.1 - 0.5~0 0.5 马鹿 0~0.5 - 0.4~0 0.3~0.4 0.~0.3 - 0.4~0 0.5~0.4 花鹿 酒糟类(kg) 0.6 0.6 0.5~0.6 0.5 0.6 0.6 0.6 0.6 马鹿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花鹿 糠麸类(g) 0.4 0.4 0.3~0.4 0.3 0.5~0.3 0.5 0.5 0.3~0.4 马鹿 0.2 0.2 0.2 0.2 0.3~0.4 0.2 0.2 0.2~0.3 花鹿 禾本科籽实(kg) 0.8~0.7 0.8 0.8 0.7~0.8 1.0~0.7 0.9~1.0 0.9~1.0 0.7~0.8 马鹿 0.4~0.45 0.45~0.5 0.4 0.3 0.7 0.7 0.7 0.4 花鹿 豆饼与豆类籽实(kg) 4季度 3季度 2季度 1季度 4季度 3季度 2季度 1季度 育成母鹿 育成公鹿 项 目 第三节 鹿茸 一、鹿茸生物学特征 (一)鹿茸、鹿角及其生物学意义 1. 鹿茸:长在鹿头上尚未骨化的软骨组织,外被茸皮,形似袋状角。 2.鹿角:长在鹿头上由鹿茸转变成已经完全骨化的骨质组织,外无茸皮的骨质角。 3.生物学意义:茸角作为雄鹿的第二性征,在鹿的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1)是抵御敌手、保护母鹿群的武器; (2)茸角有无以及大小群体中雄鹿地位高低、吸引母鹿的重要外在标志; (3)用角磨擦树干、树杈以及小灌木、留下自己气味,标记自己领地、吸引母鹿和恫吓外来公鹿。 茸有密毛,角有光滑面,有纵沟或者疣突 每年脱落与新生 分枝、枝数因种别和年龄不同而有异 中实无腔 茸角 始终光滑无毛,多有环纹凸起而无纵沟 终生不脱落 直或弯曲并不分枝 中空有腔 洞角 角表 特点 角形 角质 项目 (二)鹿茸形态特征与种类 1.鹿茸形态特征 草桩(角基)、角冠(珍珠盘、花盘)、主干(大挺)、茸根、眉枝(第一眉枝)、冰枝(第二眉枝)、中枝(第三侧枝 )、茸头(嘴头)、大虎口、小虎口。 2.鹿茸种类 (1)按照鹿种来分:梅花鹿茸、马鹿茸、水鹿茸、白唇鹿茸、驯鹿茸、坡鹿茸、驼鹿茸、麋鹿茸。 (2)按茸型分:花二杠、花三杈、花四杈,马三杈、马四杈、马五杈,毛桃茸、再生茸、畸形茸。毛桃茸是鹿第一次长出的类似毛桃状的鹿茸。花二杠是梅花鹿长出除主枝外只有一个侧枝(即眉枝)的茸型;花三、四杈是除主枝外长出二、三个侧枝的梅花鹿茸型;马三杈是除主枝外只有二个眉枝的马鹿茸型,马四杈是除主枝、二个眉枝之外,只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型。 (3)按取茸方式分:锯茸和软头茸 (4)按加工方法分:带血茸和排血茸 通常鹿茸全称包括种类、取茸方式和茸型,并标明加工方法,如花二杠砍茸(带血)、马四杈锯茸(排血)等。 (三)鹿茸组织结构 1.从断面上分:从外向里分为皮肤层、间质层、髓质层。 (1)皮肤层: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构成。从头到根皮肤变薄。 表皮:由几十层表皮细胞重叠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