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在 国外 【作 者】许启贤 80年代以来,不少 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股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近些年,这一热潮又和我国国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热”结合起来,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关注和研究国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问题、观点及其讨论情况,对我们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最为突出。 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现在有许多研究孔孟 思想的学会和研究所。他们把研究中国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结合了起来。1987年,日本文部省资助了一项《东亚比较研究》的大型研究计划。在第一次会上,项目负责人、东京外国语 大学教授中岛岭雄说:“应在新的现代化论的框架中,重新考虑支持日本人行为方式的儒教性因素的有效性。”为了把 经济搞上去,日本许多思想家 企业家主张用儒家 伦理精神激励人们。日本著名的伦理研究所创始人凡山敏雄在会员必读的《人类幸福之路》一书中,就引用了不少中国传统美德的语录。他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语录激励人们不要怕苦难。用《史记》中的“得时难而失之易”的话,教诲人们爱惜人生,爱惜今日。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 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的涩泽荣一,他一生按 孔子《论语》精神倡导和实践的企业精神,在日本影响很大。在他所著的被誉为“商务圣经”的《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打算盘是利,《论语》是 道德”,主张义利合一,不可分离。成立于1970年的日本松下电器商学院,处处以儒家经典为学习内容。该院的研修目标就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竭尽全力地实践商业道德,至诚无欺地保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沟口雄三在去年北京举行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 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说:“现在,人类面临着利己主义还是共生主义问题。这正是儒学再次崛起的契机,因为儒学才是关注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思想。儒学的共生主义正体现在‘达己必先达人’的精神中。” 在新加坡,从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 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就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 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 教育当局宣布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以培养具有儒家 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一代人。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 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 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 宗教宽容。 在韩国,儒学思想早在汉唐 时代就传入朝鲜半岛,影响很大。创建于公元992年的国子监,1398年更名为成均馆,1946 年改建为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学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该校一年级学生都必须学习《儒学原理》。中央有成均馆,各郡县则设乡校300多所,利用寒暑假对 中小学生进行儒家修身和忠孝仁爱的 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并且他们把儒家道德和企业 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经济》的作者、韩国釜山大学教授全日坤1988年曾说:“儒教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是由于儒教伦理具有与其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在两国(指日本和韩国)中,儒教是最具有优势的传统文化,至今仍作为重要的秩序原理而生存。”韩国国立大学 哲学科尹丝淳教授说:“特别是儒教的人尊、人道思想,才是纠正现代文明弊害的珍贵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在 西方美英等国家中,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热”。远在1951年,在费正清教授倡导下, 美国远东研究协会就成立了中国思想研究会。70年代到80年代,在美国又兴起了以成中英、杜维明等美籍华人为代表的“新儒学”。他们发表了大量研究儒家传统文化的著作。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说:“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坚持高度的目标原则,讲理想;坚持高度的责任原则,讲德性;坚持公利原则,不讲私利;坚持权利原则,注重自我修养。这对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有很重要作用的。”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现代社会可以从儒学中挖掘出许多丰富有益的 资源。”儒家精神“可以抑制高度西方化暴露出来的极端个人主义、激烈而残忍的竞争、过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