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明代杂剧 2、《四声猿》 《狂鼓史渔阳三弄》 (1折) 《玉禅师翠乡一梦》 (2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 (2折) 《女状元辞凰得凤》 (5折) 语出《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张扬狂放不羁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精神。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盖猿丧子,啼四声而断肠。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王骥德《曲律》:“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狂鼓史》敷衍三国祢正平“击鼓骂曹”故事。剧情至为简单,但激情喷涌,畅快淋漓,为《四声猿》之冠 。 【油葫芦】第一来逼献帝迁都,又将伏后来杀,使郗虑去拿。唉,可怜那九重天子救不得一浑家。帝道:后,少不得你先行,咱也只在目下。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肉,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酢鱼虾。 【天下乐】有一个董贵人,是汉天子第二位美娇娃。他该什么刑罚,你差也不差,他肚子里又怀着两三月小哇哇。既杀了他的娘,又连着胞一搭,把娘儿们两口砍做血虾蟆…… 【六幺序】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一个杨德祖立斩在辕门下,碜可可血唬零喇。孔先生是丹鼎灵砂……他两人嫌隙于你只有针尖大,不过是口唠噪有甚争差?一个为忒聪明参透了鸡肋话,一个则是一言不洽,都双双命掩黄沙…… 《玉禅师》:玉通、柳宣教、柳翠、月明。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又写佛徒欲望与佛门清规的尖锐冲突。 《雌木兰》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功的花木兰形象。 《女状元》写五代少女黄崇嘏巧扮男装、考中状元,为官断案而被周丞相赏识故事。 3、《歌代啸》 (1)内容提要 分四出, 每出集中写一件事。 第一出写李和尚偷走冬瓜, 藏于姘妇吴氏家。 第二出写李和尚与吴偷情, 为吴氏之母撞见。 第三出写吴氏之夫王辑迪凭僧帽告妻子通奸。 第四出写州官奶奶在后宅放火, 百姓来救火。 (2) 晚明社会风尚的反映 物欲 张和尚:“ 谁说僧家不用钱”; 李偷走冬瓜, 想脱手赚钱; 吴氏夸耀娘家“ 私房” ; 州官:“ 只我为官不要钱, 但将老白入腰间”; “ 他百姓们辛苦了这一夜, 亏我弄得他无赏有罚, 又添出我无边的生意。” “ 经营” 、“ 买卖” 、“ 生意等”等词汇频现 一种世俗化的“ 快乐人生”。 色欲 第一出张、李两和尚大谈男色女色; 李不仅心里想嘴里说, 而且有行动; 州官“ 偷丫头” , 公堂上对吴不尊重; 吴氏骚情满怀、行为放荡 享受现世人生的快乐 (3)情节的荒诞性 张和尚:“出家人父亲多在寺里, 母亲多在庵里。今我等儿孙, 又送在观里, 何等苦恼。” 李和尚说冬瓜成精,长工说“此想甚是有理”,以至张和尚痛打瓠子出气。 丈母牙痛, 却灸女婿脚跟,王氏不肯, 众乡邻说应该从命。 李和尚行奸, 下狱的却是张和尚。 百姓救火, 州官却以明火执杖定罪, 并明令禁灯,直至禁止月明。 “裁缝孙皮匠” 、“ 精光下颊周胡子”、“肚大累堆郑俏娘” “世界原称缺陷, 人情自古刁钻。” (4)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张和尚贪财好利, 铿吝狭隘; 李和尚诡诈无赖,荒淫好色; 吴氏唯欲至上,不择手段; 吴母自私昏馈; 州官奶奶拈酸吃醋,刻薄蛮横; 州官好色俱内,贪财好利,昏庸无能,恩将仇报。 (5)构思巧妙, 结构新颖 以荒诞情节造喜剧效果; 善于生发铺排: “妻母灸过小僧”——, 邻居齐母灸其侄婿小曾——王氏族不肯——众邻来劝——王妻谎言; 穿插对照,埋伏照应; 善设悬念,环环相扣。 4、《南词叙录》 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关于南戏的概论性的专著。 对南戏的源流发展、风格特色、文词音律及代表作家作品都有阐述和评论。 南戏是先元杂剧而生; 为南戏力争社会地位; 演出目的是感发人心; 曲文浅显,出以真情; 反对以宫调束缚南曲 。 * * 一、明前期宫廷派杂剧 1、皇家贵族朱权、朱有炖 两人主要写喜庆剧、神仙剧、节义剧。 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其《太和正音谱》是著名戏曲理论专著。 朱有炖,号诚斋。朱元璋第五子,周宪王。杂剧31种,合刊为《诚斋乐府》。 2、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是记载元明之际杂剧作家作品史料的著作。 杨讷,字景贤,有《西游记》6本24折,对小说《西游记》有影响。 二、明中后期杂剧的转型 1、转型期杂剧特点 打破前期题材团圆喜庆、伦理教化、神仙道化的偏狭,思想渐次深化,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兴盛。 2、王九思与康海杂剧 ①王九思《杜甫游春》,借老杜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案头化倾向。 ②康海《中山狼》,取材马中锡《中山狼传》,属讽刺世情的寓言剧。影响大。 三、徐渭(1521—1593)及其讽世杂剧 1、坎坷潦倒的奇才狂人 字文长。多才多艺。“自言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杂剧堪称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