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专业资料.
产业搭台,“三变”带富
——六枝特区岩脚镇民乐片区产业扶贫模式的思考
六枝特区岩脚镇民乐片区所辖五个行政村(草原、田坎、老卜底、民乐、新寨),面积3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543.7亩(水田1759亩、旱地7784.7亩),荒山荒坡面积15100亩,有3695户14235人,贫困户1231户378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55户2890人,低保户562户884人,五保户14户14人)。2014年,贵州亿垚公司组建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基地,2016年8月,岩脚镇成立民乐联村党委,通过合作社引领群众致富,形成联村党委—合作社—群众三级联动机制,探索出“党建+三变+扶贫”的发展模式。通过股权将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系,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目前,合作社共投入5000万元(其中省农委项目资金3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330万元,信合联社贷款300万元),种植中药材5830亩,建成圈舍15000平方米、草料间4000平方米、青贮池11个(5000立方米)、隔离牛舍500平方、沼气发电池300立方米,集中养牛1000头。
一、主要做法
采取联村党委引导、合作社搭台、农户参与的方式,立足于五个行政村的资源优势,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一)立足实际发展肉牛养殖业
1.选择适宜饲养的牛品种。凉都褐牛。通过与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动科院院长、肉牛养殖专家李跃民教授合作,加强优良品种培育,打造基地独有凉都褐牛品牌,发展高寒山区独特的优质肉牛。该品种也称叫凉都褐和牛,是用新疆褐牛与本地母牛杂交,产出的母牛再与日本和牛或海岛和牛杂交,适合在高寒山区养殖,属于生产高端雪花牛肉优良品种。西门塔尔。属于大型肉牛改良品种,不是纯种 \t /doc/_blank 肉用牛,而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具有生长快、适应广、屠宰率高、肉质好的优点。本地牛。通过引导农户用当地牛进行入股,丰富基地牛的基因库,改良外来牛品种的适应性,通过集中育肥,提高养殖户的致富能力。
养牛效益分析。每头母牛年消耗精饲料500公斤,1000元;犊牛半岁前吃奶不产生成本;配种、防疫及其他支出200元;合计成本1200元∕年。每头母牛每14个月(母牛怀孕2月后合作社发放给农户,8个月后生产,生产6个月后合作社回收)生产一头牛犊,年产牛犊0.8头,牛犊培育至半岁后由合作社回收,平均每头价值7000元,每年收入0.8×7000=5600元。纯收入:5600-1200=4600元。每户农户养殖3头母牛,仅卖牛犊年可增收4600×3=13800元。
2.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本着互利共羸、量身订做的原则,根据农户的发展愿望、发展能力,精准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适用于有能力、愿意养殖母牛的农户,由合作社向农户发放能繁母牛并定单回收小牛。
“合作社+养殖小区+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合作社投入资金修建养殖小区并向致富带头人提供能繁母牛,每个养殖小区养殖100头牛,致富带头人以管理、劳动力、技术入股,并负责带动周边10-20户贫困户养牛。
“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对于有一定基础、发展意愿较强的家庭牧场(每个家庭牧场养殖10头牛),合作社以资金或能繁母牛入股,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家庭牧场自行种植牧草进行养殖。
“合作社+村集体”模式。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并保底分红,适用于跨区域协作发展。
通过以上模式,一是有利于合作社融资发展壮大产业;二是有利于充分发动广大农户参与到养牛产业中来,使农户闲置的圈舍、农村闲置的荒坡以及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三是有利于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缺门路、缺技术、缺项目的问题,使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四是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牧草种植业
1.长短结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规划种植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黄柏、黄精、重楼、白芨、皂角等中药材1万亩,现已种植5830亩。
收益详见附表1。
2.量质兼顾。针对养殖场需要大量牧草的情况,在大量种植玉米、甜高粱、甜玉米的同时,以产量较高的皇竹草为主要种植品种,确保饲草的量能跟得上养殖场的发展。针对养殖都褐和牛等高端肉牛需要大量的紫花苜蓿(多年生豆科牧草,号称牧草之王,是所有牧草中蛋白质最高,也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多的优质牧草),通过林下种草等方式解决紫花苜蓿的供给问题。针对需要放养部分牛的问题,种植新西兰混合牧草(适宜于离养牛场较远,地势不太平坦的草山草坡,利用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等牧草种子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播洒),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