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方略知识管理系统.ppt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方略知识管理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教育学的苏化与改造(1949-1965) 《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4日发表凯洛夫《教育学》(1948年俄文版)第二十一章 《国民教育制度》,之后相继翻译了其他部分,并认为该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著”。这对当时急于了解原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和理论的人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前苏联教育学强调制度化教育,对稳定新中国之初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教育学建设的角度看,苏联教育学填补了当年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空白。 其本身有许多不足,如操作性较强,理论性较差;教条性较强,辩证性较差。这些在当时未多察觉、分析和取舍。 (五)教育学的“革命化”阶段 (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学开始了“革命化”发展阶段。在一片打倒声中,教育学、心理学被定性成“伪科学”,一律予以停教。从此,教育学便开始从高师的课程体系中消失了。教育学研究也由此中断。 (六)恢复重建、走向繁荣阶段(1977— ) 粉碎“四人帮”后,教育学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广大教育工作者迅速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出版各类教育学讲座和教材。 厉以贤的《现代教育原理》(1988年) 孙喜亭的《教育原理》(1993年) 陈桂生的《教育原理》(1993年) 《学校教育原理》(2000年) 叶澜的《教育概论》(1993年) 金一鸣的《教育原理》(1995年) 成有信的《现代教育引论》(1992年) 黄济和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1996年) 新时期以来,教育学获得巨大发展,学科队伍不断扩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本学科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增强。 教育学发展走向: 从仿效、引进引向本土化、民族化,呈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从意识形态化走向学科独立和科学化 从大教育学走向分化和综合,成为教育科学。 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0401教育学类 04010教育学 040102科学教育 040103人文教育 040104教育技术学 040105艺术教育 040106学前教育 040107 小学教育 040108 特殊教育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0401 教育学 040101教育学原理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教育史 040104比较教育学 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040107成人教育学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特殊教育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 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三、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 西文教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儿童(pad)和引导(agogie)’二词” ,即“padagogue”。原意是“教仆”,教仆通常是指照料年幼男孩的奴隶,送孩子上学,接他回家,替他携带学习用品,注意他需要什么,并管束他。 padagogue按其语源来说,教育学就是照顾儿童的学问。 德文系统中,基本继承了希腊语的关于“教育学”的内涵和名称,即“padagogik”,从内涵上讲,“无论是康德还是赫尔巴特所讲的教育学,按其德文‘padagogik’涵义只不过是‘教育技术理论而已’。” 中国的教育学学科观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2)教育学是研究问题,探讨教育活动及其原理的一门学问。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中的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 (4)教育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教育的实践, 去认识新生一代的教育规律 。    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争论: 科学,还是艺术? 科学,还是哲学? 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教育学不完全符合社会科学的规定性; 教育学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有关观点的辨析: (1)教育现象不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2)教育事实也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教育规律也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教育学的研究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