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愁予错误的教案
《错误》。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下面大家就随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教案吧!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这一题材;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
五、教学设想:
通过诵读、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把握思妇词这一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在郑愁予的笔下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是那么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美。
(二)作者介绍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解读和探究
1、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美丽的故事情节
(2)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诗中的语句判断“我”“你”的身份(5分钟)
(自由朗读—讨论——自由发言——要点归结——齐读)
要点归结: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句为证。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有“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及第二节中的诗句为证。
2、展开联想和想象,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
(1)诗中用什么意象来写女子的外貌?
明确:(投影:莲花—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的特点:美丽纯洁高雅
(投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投影:最是那有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
(投影:纯净温柔)
(2)“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什么句式?为什么这样用?“从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表明了什么?
明确:倒装句,应该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为了强调“开落””。“在季节里”是说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红颜憔悴枯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女子的美丽与深情。
长短句交替,长句暗示女子等待时间之长,短句暗示过客匆匆。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3)女子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诗中说“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帏不揭”、“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她的内心很寂寞。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板书:寂寞的城街道向晚封闭、沉闷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春帷不揭”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而她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3、展开想象,再现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