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pdf

2020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 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 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 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 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 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 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 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 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 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 既是先贤圣道,亦 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 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 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 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 于耳,尤其是那两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 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 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 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 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 陆游逝前留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 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 “君子”,意为 “品 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 “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 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 “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 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 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 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 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 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 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 文中引用《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 雄气概的敬佩。 C.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