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中考复习总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中考复习(九年级) 一、2010—2012年中考作文全景扫描 (一)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稳中有变,仍然以全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为主体,半命题作文越来 越受命题者亲睐,材料作文开始以创新的面孔呈现,话题作文逐步退居幕后。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笔者所做的近三年来各类中考作文题型的统计表一一 三年来各类中考作文题型统计表 2012年有7个省市采用了材料作文,还有9省市在选题作文中涉及到了材料作文。而且,材 料作文开始以其新的创意方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现录几例,共大家揣摩。 1. 出一个场景 ,按要求作文。例如2012-山东德州: 结合下面场景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地点:街道 时间:夏天 天气:雨 人物:15岁的中学生小州等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 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④不得抄袭。 ⑤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2. 出文章的开头,要求续写。例如2012-福建莆田: 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自拟题目,并把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相应的位置;(2)文体符合要求;(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或套作;(5) 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听课,忽然一声闷响…… 3. 出文章的结尾 ,要求补足前面的内容。例如2012・四川绵阳: 请用下面的话作为作文的结尾,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话,“现在才是最美时!” 4. 出一个情境,按要求作文。例如2012-福建龙岩(二选一): 整整一天,林春就是不搭理吴彤,他(她)闹不明白,自己平时跟吴彤那么要好,是班上公 认的“死党,可是吴彤为什么要把新买的《西游记》先借 陈晨呢…… 要求:①将上面的文字续写成一篇记叙文。②情节构思要合情合理。③题目可 自拟,也可以“借书风波”为题。 这几则材料作文既限定了文章的内容,又 予了素材的启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还 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是个很精美的创意。 (二)命题者全面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经历、生活感悟、人生体验、习惯养成等多方 面的生活积累,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鼓励考生“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 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 革的意见》也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 生经验的联系。纵观三年来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命题者严格把握着这个命题要求,从学生 实际出发,命制了许多引导学生展现健康生活,袒露真纯性灵、抒写阳光心态的好题。总的 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青春成长为解读话题,引导考生展现自我、审视自我。 这类作文题主要是以展现考生青春风采,解读成长经历为取材范畴,所以最能贴近考生实际, 考生找到写作的素材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类作文题常以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呈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展示青春风采,如“少年风采” (2012-北京)、“我 与 的亲密接触”(2012-河北)、“清欢一刻” (2012-湖北宜昌)、 “阳光路上”(2012-深圳)、“为青春喝彩”(2012-湖南娄底)、“我的那一片天空” (2 011•山东滨州)、“我的初中生活(2010-山东济宁)。二是感悟成长启示,如“少年不知 愁滋味” (2010-浙江衢州)、“成长路上无捷径” (2010-浙江杭州)、“我长大了” (2 011•山东日照)、“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2011-湖北荆州)、“迈 过那道坎(2012-福建南平)、我是这样长大的”(2012•甘肃兰州)、“ 改 变了我(2012*贵州六盘水)o mmmk以“感动感恩”为写作内容,引导考生体察冷暖、感悟真情。 这类作文题重在体察和感悟,是对学生心灵的唤醒。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很多,需要 感恩的也很多。我们常为善心感动,为付出感动,为关怀感动,有时,甚至为一个动作、一 句话而感动;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