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模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船借箭》教案模板      一、教材简析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从本课内容来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周瑜险恶用心的了然于胸,二是对借箭的通盘考虑和周到安排。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本课教学重点。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情感目标      1、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3、从古典故事中,体会民族文化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理念      五、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课前收集诸葛亮、曹操、鲁肃等有关人物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②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成的文章《草船借箭》,出示课题,当草船借箭这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用草船怎样借箭?为什么能借到箭?)      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边读边想,并勾画出生字。      (设计说明:带着问题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和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①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这篇课文有7个生字,请看屏幕(幻灯出示)      诸(zhū)妒(dù)督(dū)寨(zhài)擂(lèi)呐(nà)丞(chéng)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自由读出这几个生字,看一看它们在字音和字形上,你认为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点拨】诸,寨丞的读音,它们的声母是翘舌音,丞字是后鼻韵母。注意丞字的笔顺;寨字的结构,它是由上中下三个部件组成的,在书写时,要把这三个部件写得紧凑些才好看。还有呐的读音,声母是n。还有督字要注意下部分是目字,不是日字。下面就请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      ②整体感知:      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①学习第一段。      【师生活动】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点拨】周瑜明知故问;假惺惺说;狡黠地说;心中暗喜,嘴上却说。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      ②思考: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点拨】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文档评论(0)

189****60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223524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