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学缺乏“共同体”观念
理论家习惯将中国文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将“共同体”观念从中国文化内部提取出来,即“共同体”观念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外乎《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将这些小集体视为“共同体”未免名过其实。毕竟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不是贬义,但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即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在大多数时候,人在乎自己会相对较多,因而所谓的感同身受是虚无缥缈的。由此看来那些因贬谪而郁郁寡欢的诗人,挥毫泼墨后的“成果”,只不是没处释放的满腹牢骚。以屈原的为例,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自屈原的《离骚》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贬谪体,中国的文学史因此而改变。
当贬谪诗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大主力军,其影响了处于中国社会中人们的心性,乃至行为。从一种普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没有处理好如何认识、评价“自我”的标准。因此大部分传统文人只局限于表述自认为的优秀,也许这就是大部分中国文人有着盲目自信的原因,当这些文人的数量达到里一定的值,社会的潜意识结构因此发生改变,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导致“庸俗”社会与自己脱节的必然结果就是一定程度上的缺乏“共同体”观念。
在某些方面来说,缺乏“共同体”观念,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之所以不是“无集体意识”,是因为无意识的人太多。虽然有强行解释的意味,但这也无可厚非,所谓“集体无意识”,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的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身上作用的影响。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正是因为相应的社会结构可以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无集体意识决定了社会的风气,社会集体却对这种风气予以默认,因此,这两者的交融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学缺乏“共同体”观念。或者换一种更为直接的说法,中国自古以来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在集体意识上是不足的,是病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