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安全第五章使用密封源的安全.ppt

核与辐射安全第五章使用密封源的安全.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使用密封源的安全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5.2 密封源及其分类 5.3 密封源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5.5 屏蔽 5.3 密封源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密封源必须密封在具有足够强度的包壳或容器中 防腐、抗热性能; 放射源活度尽可能小; 放射源的材料应选择毒性低的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很稳定; 密封源需有明显标记,易于辨认和了解源的性质和含量; 定期检查是否有沾污和泄漏。 第五章 使用密封源的安全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5.2 密封源及其分类 5.3 密封源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5.5 屏蔽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放射源放在固定的位置,放射源的清单应妥善保存。若怀疑放射源丢失必须立刻报告主管辐射防护人员,如证实放射源已丢失,应立刻报告主管部门; 使用密封源时,应按照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采用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或限制工作时间等综合的防护措施,使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时间防护法 在一定的照射条件下,受照射的剂量大小与受照射时间成正比。 事先做好操作计划,加强操作过程的监督,控制受照射时间。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2. 距离防护法 外照射剂量直接与距辐射源的距离相关 点源,照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利用加大距离的操作工具实现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3. 屏蔽防护法 在源和人之间插入必要的吸收物质,使得屏蔽层后面的辐射场强度降低到所要求的水平。 屏蔽体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移动式的。屏蔽体的选材,可以根据所要达到的屏蔽效能、工作空间大小、结构性能要求、成本等因素来选择。 第五章 使用密封源的安全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5.2 密封源及其分类 5.3 密封源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5.5 屏蔽 5.5 屏 蔽 操作密封源应有足够的屏蔽防护,屏蔽层厚度取决于放射性源的强度,屏蔽材料以及操作位置的剂量率限值。 5.5 屏 蔽 (1)β射线的屏蔽 对β射线的屏蔽厚度一般应等于β射线在物质中的最大射程R。 R为β射线在铝中的最大射程,mg/cm2; 用其他材料和生物组织是,其误差不大。 5.5 屏 蔽 (1)β射线的屏蔽 对于强β辐射源,一般采用两层屏蔽,第一层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β射线 ,第二层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轫致辐射。 一般用中等厚度(如1cm)的有机玻璃就可以对眼睛、面部和人体提供做够的屏蔽防护。 5.5 屏 蔽 (1)β射线的屏蔽 计算第二层屏蔽厚度是,需要知道β射线装换轫致辐射的份额f: Ze---屏蔽物质的有效原子序数 Em---β射线的最大能量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1. 减弱倍数法 μ——γ射线在屏蔽物质中的线减弱函数; B——累积因子; ——无屏蔽时照射量率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1. 减弱倍数法 减弱倍数K 当射线的能量已知,μ和B的值已经确定,则可以求出K和d的关系,经查表可得到混凝土、铅、铅玻璃等材料的厚度。 核与辐射安全 第五章 使用密封源的安全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5.2 密封源及其分类 5.3 密封源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5.4 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 5.5 屏蔽 放射源及其分类 放射源:用放射性物质制备的小型紧凑的射线源的通称,是用天然或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制成的、以发射某种辐射为特征的制品。 基本特点:能够不断地提供有使用意义的辐射。 辐射源:用于γ辐射照相探伤、放射治疗、辐射加工和辐射效应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源的专称。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上述分类原则也对非密封源适用。 Ⅰ类放射源---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TGs); 辐照装置; 远距离放射治疗仪; 固定多束远距离放射治疗仪(伽马刀) Ⅱ类放射源---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工业伽马照相; 高/中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仪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Ⅲ类放射源--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固定工业测量仪 强源料位计 挖泥机测量仪 装有高活度源的传送带测量仪 核子秤 螺旋管道测量仪 测井测量仪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Ⅳ类放射源---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