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第一部分冲刺六必背课内文化常识练习.docVIP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第一部分冲刺六必背课内文化常识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冲刺六 必背课内文化常识 (一)姓名、称谓相关文化常识 1.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执事: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本文指办事的官吏,是对对方的敬称。 2.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 足下:古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5.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时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6.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7.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8.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后来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9.单于出猎。(《苏武传》) 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10.汉末建安中。[《孔雀东南飞(并序)》] 建安:汉献帝年号。这个时期东汉朝廷的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中,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二)官职、科举相关文化常识 1.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 侯、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爵号,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毋内诸侯。(《鸿门宴》)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这里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左尹: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是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之间,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孔雀东南飞(并序)》] 丞: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左迁:贬官,降职。犹言下迁。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已有职无权了。 7.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并序)》] 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远地方,如谪迁、谪降、谪戍、谪居和贬谪等。 8.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唐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宋、金、元各代亦置教坊,明置教坊司,司礼部,清废。 9.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10.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御史: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1.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12.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