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的缺欠 Disadvantages of RC;; 产生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太低,受拉区混凝土的过早开裂,截面抗弯刚度显著降低。
钢筋混凝土梁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时,如为增加刚度而加大截面尺寸,会导致自重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采用高强钢筋,按正截面承载力要求可减少配筋,但是截面抗弯刚度基本与配筋面积成比例降低,钢筋应力大大提高,故挠度变形和裂缝宽度控制难以满足。; 所谓预应力砼,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而且其数值和分布有利于抵消使荷载产生的应力,称其为预应力混凝土。;;;; 一种方法是:先在截面重心处施加预压力,令Ny=6M/h.; 在预加力Ny和均布荷载q共同作用下,将该预加应力与均布荷载应力叠加,求得截面上、下缘的总应力为:; 另一种方法是:在距截面下缘h/3处(即偏心距e=h/6)处,施加预应力,令Ny=3M/h。; 在预加力Ny和均布荷载q共同作用下,将该预加应力与均布荷载应力叠加,求得截面上、下缘的总应力为:;;3.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3. 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3. 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1. 预应力度;全预应力混凝土;;日常生活中的预应力应用;木制水桶的预应力原理 ;2.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工程实用阶段
法国的 弗莱西奈 E.Freyssinet 在 1928年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产生的损失 ,提出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采用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 ,这是预应力混凝土在理论上关键的突破
直到1939 年,E.Freyssinet 发明了短部锚固用的锥形契等,在工艺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使预应力结构得到工程应用的真正推广
40 年代,弗莱西奈 E.Freyssinet 设计跨越法国马恩河 ,孔径为55 m 的 luzancy 桥,人们才接受预应力损失可以控制和计算的见解
;迅速发展阶段
40年代 :大规模的预应力混凝土的推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西欧对工业 、交通 、城市建设急待恢复和重建 ,钢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原先钢结构的工程纷纷改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应用范围 ,也从桥梁 、工厂扩大到土木 、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
1950年国际上成立了预应力混凝土协会 ( 简称为FIP ???
1960年 ,预应力混凝土桥已经成为美国的标准做法
;世界普及阶段
美国 :大规模的预应力混凝土的推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西欧对工业 、交通 、城市建设急待恢复和重建 ,钢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原先钢结构的工程纷纷改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应用范围 ,也从桥梁 、工厂扩大到土木 、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
日本
德国
比利时
待续
; 我国预应力的发展
50 、60 年代 :预制构件 ,3 - 6 米的楼板,吊车梁 , 大型屋面板,12 – 18 米的大梁 ,36米以内的屋架 等 - 提倡工业化施工
70 年代 ,北京 和江、浙 一带建了不少的升板结构 ,和少量的预应力框架结构
80 年代: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推广,多、高层 大开间的预应力平板体系 ,大量地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桥梁,特种结构等大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0年代 :高层房屋的楼板跨度大 ;采用预应力梁减少
新世纪 :
;预应力坝;预应力装配式框架;张拉结构;张拉结构;英国Picketts Lock国家体育场
National Athletics Stadium Picketts Lock, UK;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次序分为:;; 后张法( post-tensioning method ):;后张法;1.锚、夹具;(1) 对锚、夹具的要求:;(2). 锚具的形式:;螺丝端杆锚具;图9-7 镦头锚具;; ;其它设备:; 千斤顶
油泵
卷扬机
;;1.混凝土 :;钢丝 Wire
中强钢丝:800~1200MPa
高强钢丝: 1470 ~1860MPa
延伸率:d10=6%,d100=3.5~4%
直径3~9mm,有光面、刻痕和螺旋肋三种;钢绞线Strand or Tendon
有二股、三股和七股钢绞线, 7股钢绞线应用最多
外接圆直径9.5~15.2 mm;1.定义 :;2.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 :;3.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在考虑提高施工阶段的抗裂性及减少应力松驰、摩擦、钢筋分批张拉及台座之间的温差损失时,可以提高0.05fptk(0.05fpyk);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有六大类。先分别找出这些损失出现的原因,再根据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特点,了解不同预应力损失的组合。?con–?l =?P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