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五单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必修二第五单元练习题 1.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2.右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  ) A.欧风美雨B.西学东渐C.洋为中用D.中西合璧 3.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时间 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 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20年代末 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30年代初 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 4.右图是民国初年婚礼图片,从中反映出当时近代中国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上的变迁是(  ) A.男女平等的实现 B.中国传统婚礼的废弃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D.呈现出中西合壁、土洋并存的特征 5.蔡元培先生1889年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婚礼之前从未谋面,第二次婚姻前,1900年蔡元培写下一份征婚启事,提出女方天足,识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离婚等条件,蔡元培先生两次婚姻的变化反映了(  ) A.信使婚姻习俗在中国已成主流 B.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 C.近代西方婚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D.政府对婚姻习俗的引导有方 6.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不少新生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有(  ) ①近代旗袍?? ②中山装??? ③面包??? ④上海的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8. 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9.下组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曾经使用过的票证。这些票证的出现,说明我国当时(  )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新华网太原2008年10月31日电,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 A.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 B.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 C.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 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1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车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引。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顽固守旧势力抵制先进的工业文明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的进步 C.封建专制制度与工业文明的冲突 D.封建迷信思想阻碍近代中国

文档评论(0)

zb823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