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doc

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 蕨溪镇中:吴珮珮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印象。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兴趣。 4、聆听《化妆舞会》,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1、感受舞曲节奏特点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难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音响表现火车印象,表达快乐的情绪。 2、听辨《化装舞会》的主题A和主题B,学会分析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 2、 用火车的图片导入学习内容: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列火车,到今天的动车组,火车的出现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聆听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 1、完整聆听,体验作品意境 问题:乐曲是描绘火车吗?描绘的是怎样的火车?结束时又怎样? 火车从启动——行驶——到终点 聆听并描述听到的声音。音乐中的哪能些地方使你感觉是火车?你对音乐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车轮的卡嚓声、汽笛的鸣叫等) 2、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著名作曲家罗波斯于1930年创作的。“凯皮拉”在巴西,农场工人被称作凯皮拉。表现了农场工人乘坐小火车上班,一路上观赏着美丽的景色的快乐情绪。据说,一次,作曲家乘火车行使在美丽的巴西国土上,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道上快乐飞奔和汽笛有力的长鸣,看着窗外绿色的森林与田园。作曲家产生了创作激情。写下了这首作品。在作品中,作曲家使用了具有典型巴西音乐风格的民歌作为音乐主题,就是刚才大家听出的《采果人之歌》的旋律。 3、分段聆听: (1)听第一部分 听到车轮声,第二次模仿车轮声,用身边的东西来模仿一下车轮转动的声音?(学生用拍凳子、跺脚声……来模仿) 师:我们来模仿火车启动的声音。用怎样的力度、速度?(拍音乐凳边——车轮声;沙球——蒸汽声;人声——汽笛声) (2)听赏第二部分音乐, 跟着钢琴哼唱。介绍主题是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 师: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欢快的情绪表现快乐的心情)。 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2次,第一次用铜管,第二次用木管和拉弦。)辨别哪些乐器发出了这些声音?你们听到了几种乐器的声音?节奏分别是怎样的,用动作或人声模拟。 4、再次欣赏乐曲,简介乐器 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介绍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看扫描图片简介。 三、聆听管弦乐《化装舞会》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化妆舞会吗?说说你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乐曲,被人们称作是阿根廷的第二国歌。《化装舞会》也是最早传到我国的探戈舞曲之一。 同时化妆舞会也是欧美上流社会经常聚会的一种模式,化妆舞会高雅,乐趣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根廷的化妆舞会。 (二)、聆听乐曲,感受乐曲 1、聆听全曲,说说你感受到的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愉快…… 2、乐曲分析: 作者为作曲家马托斯·罗德里格斯,他生于乌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   这首舞曲描写一家医院的大夫和病人,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装舞会的情景。在流行中有两种不同的唱词,现在流行的多是器乐曲。   《化装舞会》为g小调,4/4拍子,乐曲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3、聆听乐曲第一段 A段主题,用一小节带顿音的八分音符和一小节用连音组成的、带跳跃、起伏性的曲调作对比来进行发展,因而它一出现,就显出它独特的个性。A段主题反复一遍:  B段主题,从坚定、短促的乐句开始,用模进的手法来发展旋律,也很有特色。B段主题也反复一遍: 然后A段再现,以上构成一个三部曲式。 4、聆听乐曲第二段 A段主题,是从前面主题引申发展而成。它也以连音和切分音相间为其特色。   B段主题,性格比较活泼。它也是采用下行模进手法来发展旋律的,性格十分果断。   然后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的A段主题上结束全曲。 ? (1)聆听主题B,和第一部分比较一下,情绪上有什么区别?给你什么感觉? (2)主题B也有两个乐句,你能分辨吗? 主题B1好像是有2个对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景? 主题B2有个背景音乐不停在重复,你听到了吗? 5、聆听第三段 然后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的A段主题上结束全曲。 说说是哪个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 (主题A)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