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要求教师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 1、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认真学习?基础教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二)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树 立 新 的 教 育 观 念 人 才 观 教 育 观 学 生 观 教 师 观 质 量 观 评价在六个方面发生变化 变 化 了 评 价 的 功能 变 化 了 评 价 的 内容 变 化 了 评 价 的 标准 变 化 了 评 价 的 方式 变 化 了 评 价 的 主体 缓 解 了 评 价 的 压力 既考虑学生的过去,又重视学 生的现在,更着眼学生的未来 评价有结果,但不是定论;学生之间 有差异,但不提倡横向比较,多注意 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要提出多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具体指标和标 准,体现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提高评价的合理性、有效性和 可操作性 体现 评价功能 时注意 实施 评价内容 时注意 制订 评价标准 时注意 应用 评价方式 时注意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 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 切忌一刀切、绝对化,要体 现灵活性,多几把尺子 突出过程性评价 提倡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实施 评价主体 时注意 减轻 评价压力 时注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有利于学生认同 评价结果,能调动积极性;家长参与 评价便于了解孩子,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要与学生和家长多交流,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为学生创建宽松、和谐、民主 的练习环境和课堂氛围 不搞甄别与选拔,使学生增强 自我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评价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明显突破,也是在教材实验中教师们遇到的最敏感、最棘手、工作量最大、最难操作的热点问题。已经开始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扩大实验区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所取得的成绩也很明显。 评价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处 理 好 五 个 关 系 淡化甄 别和选 拔功能 与学生 个体差 异的关 系 统一性 和灵活 性、共 和个性 的关系 知识和 技能与 过程方 法、情 感态度 价值观 的关系 过程性 评价与 终结性 评价的 关系 抗挫折 心理的 培养与 发展、 激励的 关系 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与学生差异的关系 在课程标准的学生成绩评价中,建议小学1~2年级采用评语制,小学3年级以上采用等级制。评价的等级在案例水平二和水平三中列出好、一般、需努力三个等级,在案例水平四和水平五中, 列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这就意味着要给学生一个结论,学生学习一段结束后,总不能没有一个结论,但不是定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多样性的要求,重视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排 队,而是为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体能或技能比较差的学生,应允许第二次、第三次补试,以便取得较好成绩。 统一性和灵活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在具体操作时有2个问题需要 研究: 怎样操作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标准?建议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学生能够达到的具体标准;或者与学生共同商议,让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认为合理的标准。 怎样确定多数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建议根据过去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 标准提出基本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提出本项目的基本要求。 知识和技能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于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说出了三层意思: 第一,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其弊端在“过于注重”,而不是不要知识; 第二,强调“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目标之一,否则也不必获得。 第三,上述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可见,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这两个目标的达成,贯穿于“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之中。上述目标没有主次之分,不能一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不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了,所应该纠偏的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如果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谈不上过程与方法。另外,对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也要正确认识,要屏弃繁、难、偏、旧的那部分,不是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不要了,对于那些具有时代性,与生活、科技、社会联系紧密的知识与技能仍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不要一提反对应试教育,就全盘否定考试;不要一提过程性评价,就不进行期末测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针对各种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只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想象与真实:网络玄幻小说《诡秘之主》的空间叙事研究.pdf VIP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2024~2025学年10月山东青岛城阳区青岛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详解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国庆双节小区物业安全温馨提示.doc VIP
-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长春易加科技-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车辆GPS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完整.doc VIP
- 2-2《TIPS操作手册(公共代码管理子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