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足迹检验
一、足迹检验概述
(一)足迹检验的概念
足迹是指人体在站立或行走运动中,赤足、或穿鞋、袜的足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相接触所形成的痕迹。
足迹检验是研究依据足迹对人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和对鞋、袜、人身进行鉴别等有关问题的一项应用技术。
一、足迹检验概述
(二)足迹的特点
特定性==依据
相对稳定性==条件
反映性==物质基础
连续性==重要标志
一、足迹检验概述
(三)足迹的形成
造痕体
承痕体
作用力
三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且决定着足迹的反映程度和反映质量。
一、足迹检验概述
(四)足迹分类
1.按造痕客体种类
赤足迹
穿鞋足迹
穿袜足迹
其它包裹物足迹
一、足迹检验概述
(四)足迹分类
2.按承痕客体表面变化
平面足迹
加层足迹
减层足迹
立体足迹
一、足迹检验概述
(四)足迹分类
3.按足迹的搭配关系
单个足迹
成趟足迹
一、足迹检验概述
(四)足迹分类
4.按足迹的反映性
正常足迹
变形足迹
一、足迹检验概述
(四)足迹分类
5.按作用力的效应
动态足迹
静态足迹
一、足迹检验概述
(五)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分析事件性质
提供侦查线索
提供证据
二、足迹的特征
形象特征
步法特征
二、足迹的特征
(一)足迹的形象特征
足迹中反映出赤足、鞋底、袜底外表形态结构的痕迹形象。
赤足足迹的形象特征
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穿袜足迹的形象特征
1.赤足足迹的形象特征
是指反映赤足底外表形态的痕迹形象。
赤足足迹的一般形象特征
赤足足迹各部分的名称
赤足足迹的大小
赤足足迹的形态
赤足底花纹形态结构特征
赤足足迹其它特征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是指反映鞋底外表形态结构的痕迹形象。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1)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征
鞋印各部位的名称
鞋的大小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1)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征
鞋的形态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1)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征
鞋底的制作原料和生产工艺特征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1)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征
鞋底花纹图案和标记特征
2.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2)鞋底的个别特征
鞋底的磨损特征
鞋底的硬伤
鞋底的老化和疲劳特征
鞋底的修补特征
鞋底的其他特征
鞋帮的局部痕迹特征
鞋底上的附着物的痕迹特征
鞋底上脱落下的泥块(印模)
3.穿袜足迹的形象特征
指反映足穿袜底外表形态的痕迹形象。
足型特征
袜子原料及生产工艺特征
袜子穿用与修补特征
(二)足迹的步法特征
步法是人行走习惯动作及其反映出的规律。
步法特征是人行走运动规律特点在足迹中的综合反映。
身体结构决定行走姿势,行走姿势决定步法特征;反过来步法特征反映了人的身体结构及步行习惯动作。
步法特征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二)足迹的步法特征
1.步幅特征
是指成趟足迹中,反映留足迹人行走时双足搭配关系和运步动作的痕迹特点。
步长:长步、中步和短步(80-70)。
步宽:分离步、并跟(尖)步、搭跟(尖)步、直线步、交错步。
步角:外展步、直行步、内收步、不对称步。
(二)足迹的步法特征
2.步态特征
是指单个足迹中,反映留足迹人行走时左、右足与地面等承痕体相互作用的单个痕迹特点。
步态特征包括赤足足迹的步态特征和穿鞋、穿袜足迹的步态特征。
按步态特征形成时足离地、着地的顺序和出现在足迹中的部位,可将步态特征
分为起脚特征、落脚特征和
支撑特征三大部分。
2.步态特征
(1)起脚特征
是指人行走时脚跟离开地面,脚掌、脚趾向后向下蹬踏地面并随之脱离地面所留下的痕迹特征。
主体痕迹:蹬痕
伴生痕迹:挑痕 抬痕 耠痕 扫痕 划痕
2.步态特征
(2)落脚特征
人行走时脚跟下落接触和踩踏地面时形成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落脚的轻重、部位和方向。
主体痕迹:踏痕
伴生痕迹:磕痕 擦痕 推痕 跄痕
2.步态特征
(3)支撑特征
人行走时脚掌与脚跟都着地支撑体重时形成的痕迹特征。
主体痕迹:压痕
伴生痕迹:迫痕 坐痕 拧痕
三、现场足迹勘验
任何一个犯罪现场都有可能留下不同反映形式的作案人的足迹。
寻找、发现、确定、提取作案人足迹并利用现场足迹追踪是现场勘查的重要部分。
(一)勘验现场足迹的原则
先观察后进入现场的原则
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先地面后空中的原则
先静观后动观的原则
先照相固定后提取的原则
先分析记录后提取的原则
(二)现场足迹的寻找发现
1.寻找足迹的重点部位
现场的进出口
现场的中心部位
案犯的来去路线
罪犯藏身守侯伺机作案处
现场遗留物或罪犯分泌物的周围
罪犯藏赃处
罪犯可能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