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10第九章唐传奇和变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第二节 俗讲和变文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9.1唐传奇 一、唐代传奇兴起的原因 二、唐代传奇的思想与艺术 三、唐代传奇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 洪迈 曾经评价唐传奇:“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 晚唐 裴铏 小说集《传奇》”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沈既济撰《枕中记》,庄生寓言之类;韩愈撰《毛颖传》,其文尤高,不下史迁:二篇真良史才也。” (李肇《唐国史补》下)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 “唐世举人,先借当时显人以姓名达主司, 然后投献所业,俞数日又投,谓之‘温卷’, 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 (一)、初盛唐时期 (二)、中唐时期 (三)、晚唐时期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初盛唐 王度(585?—625?),太原祁人,是初唐诗人王绩之兄。《古镜记》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初盛唐 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写 梁将 欧阳纥hé的美妻被白猿劫走。 欧阳纥率兵入山,掩杀白猿,而妻子已孕,生子如猿,聪悟绝人。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胡应麟《四部正讹》都认为它是“唐人以谤欧阳询者”。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初盛唐 张琢(660?—740?),字文成,高宗调露初进士,颇有文名。《游仙窟》 《朝野佥载》:《隋文帝狮子骢》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中唐 沈既济(750?—800?),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左拾遗与史馆修撰等职,并撰《建中实录》。 《枕中记》是受了刘义庆《幽明录》“焦湖庙祝”的启发,借以表现唐代官场的现实的。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中唐 李公佐(770?—850?),字颛蒙,陇西人,尝举进士,今存所作传奇四篇,而以《南柯太守传》成就为最高。 《南柯太守传》除受“焦湖庙祝”的启示外,还受《搜神记》“卢汾梦入蚁穴”的影响。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南柯太守传》 整篇小说基本上只是个梦境。 吴楚游侠之士淳于棼沉醉入梦,梦中他被邀入“槐安国”当了附马,出任南柯太守,守郡二十年,境内大治,受国王器重。 后来盛极而衰,战事失利,公主病逝;他护丧回京,又遭谗毁,先被禁于家,后被遣送出郭,重返故里,他心中酸悲,猛然醒来,竟是醉中一梦。 作者借此梦幻审视人间,传达观念。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南柯太守传》 作者主要要向读者表达:人世倏忽,浮生若梦。 淳于棼在梦中当附马,任太守,当附马时,“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听异乐,猎龟山,声势彰显。 因为是附马,出京为官,是“国之大郡”的太守,这大郡南轲“土地丰壤,人物豪盛”。 南柯赴任,“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舆、武卫、銮铃,争来迎奉”, “钟鼓喧华,不绝十数里”,可谓“贵极禄位,权倾国都”,但这只是一场梦。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南柯太守传》 作者的时间设置是,淳于棼到槐安国,飞黄腾达,历时二十余年,而这二十余年只是洗一次脚的工夫。 淳于棼入梦前,二友人对他说,“子其寝矣!余将秣马濯足……”淳于棼醒来,“二客濯足于榻”,时间速度相差几十万倍。 人生只是一瞬,不过是大梦一场,荣华只是过眼云烟,世俗的禄位只是幻境,那些文人学子又何必对功名孜孜以求呢。 显然,作者受道家、佛家超尘脱俗的观念的影响 虽不免消极悲观,但也反映了唐代仕子的又一种心态。 《南柯太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