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
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荷载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
输电线路电压V
1
1~20
35~110
154
220
330
最小距离m
1.5
2
4
5
6
7
1、轮胎式汽车吊、履带吊:
轮胎式起重机图
履带式起重机图
1.1.汽车轮胎吊车适合运程调动,能自身行走。履带吊适合地面耐力较差的工作环境,且能带荷行走。
1.2.起重机械吊装性能表中的荷载应包括(承载物件静荷载+吊钩荷载+专用吊装工具+索具荷载)×1.1(动荷系数)。
1.3.汽车吊垫板应考虑地下障碍物、土耐力、承压力、承压面积、承压材料强度、车体水平度。
垫板压脚受力=0.2G(车体自重)+Q(吊装荷载)×L(幅度)/1.4(支腿伸距)
1.4.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履带吊行走路线的道路地耐力不得小于0.16MPa,行走坡度不大于180;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1.5.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进行。抬吊时应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载荷应分配合理,单机的起吊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在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轮组应保持垂直状态;吊钩偏离滑车组偏角应小于30。
1.6.吊装工作在环境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吊装。
1.7.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佩挂安全带,并应系挂可靠,严格遵守高挂抵用。
1.8.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或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
1.9.作业时,起重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出厂规定。当无资料可查时,不得超过78°;设备与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吊装过程中,吊车、设备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
1.10.在起吊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升降动作应慢速进行,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动作。
1.11. 起吊重物时应先稍离地面试吊,当确认重物已挂牢,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的可靠性均良好,再继续起吊。在重物升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把脚放在制动踏板上,密切注意起升重物,防止吊钩冒顶。当起重机停止运转而重物仍悬在空中时,即使制动踏板被固定,仍应脚踩在制动踏板上。
1.12.当起重机如需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行走道路应坚实平整,重物应在起重机正前方向,重物离地面不得大于500m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严禁长距离带载行驶。
1.13.起重机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转弯半径过小时,应分次转弯;当路面凹凸不平时,不得转弯。
1.14.起重机上下坡道时应无载行走,上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小,下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大。严禁下坡空档滑行。 不得使吊钩悬空摆动。
1.15.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水准泡居中)。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底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
1.16.起重机起吊作业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
1.17.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
1.18. 重物在空中需较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制动锁住,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纵室。
1.19.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操作动作。
1.20.起重机带载回转时,操作应平稳,避免急剧回转或停止,换向应在停稳后进行。
1.21.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计算:h1+h2+h3+h4≤H
H----起重机的起升高度(m)
h1----从停机面算至安装基准面的高度(m)
h2----安装间隙(不小于0.5m)
h3----构件吊起后底面至绑扎点的距离(m)
h4----索具高度,自绑扎点至吊钩中心距离(m)
1.22.吊车出杆计算:
Z
Z
F
L
X Y
√L2+Y2 = F
X+Y/Y=A
AΧF=Z(吊车出杆高度)
L----吊装抗臂物体高度
Y----吊车站位中心与抗臂物体的垂直距离
F----吊车吊臂至抗臂物体斜边
X----被吊物体中心至抗臂物外侧距离
Z----吊车应出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