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第7章海洋环流4-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这张图子午环流概念 上层海水是从太平洋、印度洋起始,沿这条路径流入到大西洋。在大西洋北部由于温度降低研读增加因此下沉到下层,然后下沉的海水逐渐在海洋下层向南运动,直到南极绕极流区 ,转向东流,在印度洋产生向北分支进入印度洋,在印度洋北部冷的海水回到海洋上层,下层主体继续向东流动进入太平洋,然后向北运动,再太平洋北部上升到海洋上层,这就是大洋子午环流体系。其意义在于这样一个过程使整个海洋参与整个地球气候系统的热量循环。海洋平均深度4000米左右,通常上层600-1000米划分为海洋上层,仅占海洋1/4,如果这一能量循环中断,想象其结果,海洋下层永远在低温状态,即水温10度以下,海洋上层太阳加热不断升温,从而导致气候系统产生剧烈的大变化。这就是电影后天所用的科学依据。 北极融冰是这样影响洋流的。以对欧洲地区最为重要的墨西哥湾暖流为例,它从加勒比海地区流向北极,沿途将热量带给欧洲。到北极地区后,散失热量的暖流变成了冷水,由于冷水的密度大,因此这些冷水“下沉”入海洋深处,并在海底流回热带地区。 在海水的这一循环运动中,它在北极“下沉”的这一步骤相当于“发动机”,为整个洋流循环提供动力。但是如果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因为淡水密度小,融化的淡水与洋流汇合后,洋流就无法“下沉”,循环“发动机”停止运转,洋流止步,欧洲将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代。 * 主温跃层以下: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 * 南极辐聚区和西北辐聚区下沉的海水形成,带有源地低盐的特征。温度较低,故密度较大,分布在次表层水之下。 南极辐聚下沉的海水,温盐特征为2.2°C与33.8. 下沉到800~1000m深度上,一边参加南极绕极流,一部分水体向北散布进入三大洋。大西洋可达25°N;太平洋可越过赤道,印度洋在南纬10度。 北大西洋的高盐地中海水(温13°C,盐37)由直布罗陀海峡溢出,下沉到1000~1200m深度上,然后向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散布。印度洋中的红海高盐水(温15°C,盐36.5)通过曼德海峡流出,在600~1600m深度上沿非洲东岸向南散布,与南极中层水相遇发生混合。 * 南极辐聚区和西北辐聚区下沉的海水形成,带有源地低盐的特征。温度较低,故密度较大,分布在次表层水之下。 南极辐聚下沉的海水,温盐特征为2.2°C与33.8. 下沉到800~1000m深度上, 北大西洋的高盐地中海水(温13°C,盐37)由直布罗陀海峡溢出,下沉到1000~1200m深度上,然后向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散布。印度洋中的红海高盐水(温15°C,盐36.5)通过曼德海峡流出,在600~1600m深度上沿非洲东岸向南散布,与南极中层水相遇发生混合。 * * 南极辐聚区和西北辐聚区下沉的海水形成,带有源地低盐的特征。温度较低,故密度较大,分布在次表层水之下。 南极辐聚下沉的海水,温盐特征为2.2°C与33.8. 下沉到800~1000m深度上,一边参加南极绕极流,一部分水体向北散布进入三大洋。大西洋可达25°N;太平洋可越过赤道,印度洋在南纬10度。 北大西洋的高盐地中海水(温13°C,盐37)由直布罗陀海峡溢出,下沉到1000~1200m深度上,然后向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散布。印度洋中的红海高盐水(温15°C,盐36.5)通过曼德海峡流出,在600~1600m深度上沿非洲东岸向南散布,与南极中层水相遇发生混合。 * 主温跃层以下: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 * * 在大洋环流研究领域,有一个争论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海洋是否为热机。 该问题不仅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的难点问题,也是热点问题之一,涉及环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变迁。 实验室就此问题进行了严格的实验研究。利用PIV系统,对水平温差驱动的环流进行了精确测量,发现非贯穿型环流是水平温差强迫下一种最稳定的环流。将其应用到现实的海面热强迫下,水平温差所导致的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不足以驱动目前观测到的大洋子午环流。因此目前海洋的运动状态不是一个热机,大洋环流应该是由外界输入到海洋中的机械能驱动的。 因此目前海洋的运动状态不是一个热机,大洋环流应该是由外界输入到海洋中的机械能驱动的。为证实这一猜想,与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Whitehead教授合作,在实验室中利用水平盐差强迫和机械搅拌对大洋环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实验结果不仅证实了上述猜想,同时也首次将海洋内部机械混合过程对大洋环流的作用完整地呈现出来。 水平温差驱动环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上。著名物理海洋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计划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Carl Wunsch教授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是物理海洋研究领域2005年度最值得关注的论文,并在Nature上对此文作了专门评述。 水平盐差和机械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