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海洋中的波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小振幅重力波 第三节 有限振幅波 第四节 风浪和涌浪 第五节 海洋内波 第六节 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 第七节 海啸 第八节 观测、研究及应用 长周期波动。 当波动周期很大时,地转效应不容忽视。 开尔文波 开尔文波是一种在海洋或大气中沿边界(海岸)或波导(赤道)传播时,科氏力与由此边界效应产生的压强梯度力相平衡的低频长波。 该处压强梯度力:由于海岸或赤道两侧流体相向运动的阻挡而产生。 A?Kelvin?wave?is?a?wave?in?the?ocean?or?atmosphere?that?balances?the?Earths?Coriolis?force?against?a?topographic?boundary?such?as?a?coastline,?or?a?waveguide?such?as?the?equator. 开尔文波 开尔文波是发生在海洋或大气中,被地形边界俘获的平衡科氏力的波动现象。 是一种低频长周期波动,即低频长重力波。 开尔文波 开尔文波的一个特征是非弥散性,即相速度与波能的群速度在所有频率时均相等。(浅水长波) 开尔文波可分为赤道开尔文波和海岸开尔文波两大类(赤道处f=0,可视为边界) 海岸开尔文波 对海岸开尔文波,不管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开尔文波在海盆西边界向赤道传播,东边界向极地传播 赤道开尔文波 因为赤道的作用类似南、北半球的地形边界,使这种波动与海岸束缚开尔文波十分类似。 赤道开尔文波只可能向东传播 对于赤道上向东传播的运动,北半球的科氏力使任何向北的偏离都会被带回赤道;而南半球的科氏力使任何向南的偏离也都会被带回赤道。 对于沿赤道向西的运动,科氏力将不会恢复向南或向北的偏离 赤道开尔文波典型的相速度约为2.8 m/s,从新几内亚跨越太平洋传至南美洲约需2个月 赤道太平洋的Kelvin波 Kelvin波为在温跃层内部东传的波动,局限于赤道附近 典型的开尔文波为5或10厘米高,几百公里宽 赤道和海岸开尔文波 向东传播的赤道开尔文波“撞击”海盆东边界,部分能量以行星波及重力波的形式反射回去,剩余的部分能量则以海岸开尔文波的形式向两极传递 开尔文波 开尔文波是发生在海洋或大气中,被地形边界俘获的平衡科氏力的波动现象,是一种低频长重力波。 开尔文波的一个特征是非弥散性,即相速度与波能的群速度在所有频率时均相等。(浅水长波) 开尔文波可分为赤道开尔文波和海岸开尔文波两大类(赤道处f=0,可视为边界) 对赤道开尔文波,沿赤道向东传播。 对海岸开尔文波,不管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开尔文波在海盆西边界向赤道传播,东边界向极地传播 罗斯贝波(Rossby wave) 恢复力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 效应。 南北方向上的起伏 叠加在大尺度的纬向流动上 大尺度的纬向流动是正压Rossby wave产生的必要条件 罗斯贝波的传播方向始终向西! 罗斯贝波(Rossby wave) 罗斯贝波的频散关系 亦称行星波: 是一种远小于惯性频率f的低频波 中纬度海区波长200km的Rossby波,波速仅为0.16m/s,比相应的长重力波小几个量级,其周期为14天 罗斯贝波(Rossby wave) 罗斯贝波的传播方向始终向西! 罗斯贝波的传播机制 位涡守恒原理:若海底平坦,则有位涡守恒 向北偏离时,行星涡度增大,相对涡度为负,产生顺时针的旋转,且越北环流速度越大;向南偏离时,行星涡度减小,相对涡度为正,产生逆时针旋转 最高点东侧存在向南运动,而西侧存在向北运动,导致波面向西传播 为绝对涡度,是相对涡度与行星涡度之和 Rossby波的效应 强化西边界流、设定大尺度强迫的转换时间、与大洋环流发生作用、动量再分配、气候事件的延迟效应等 第七节 海啸 因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称之为海啸。 是一种长重力波,英语中称为Tsunami,由日语“律波”而来 (Tsunami)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Tsunami) 产生海啸的原因 地震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其他:海底火山爆发;水下滑坡;人为的水底核爆;或者是陨石撞击 EARTHQUAKES ----------LANDSLIDES------------VOLCANOES 海啸的特点 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 海啸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500~1000km/小时 近岸浅水区波高突然增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