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VIP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设计: 一、读“题”。 1、 2009 年 7 月 11 日,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这位“国宝”级的人物,精 通 12 国语言,曾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 10 余年。 2006 年,温家宝总理在季先生 95 岁大寿时亲自去看望了他。季先生对总理说:中国要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还要每个人内心和谐。每个人和人 类,都要向着真、善、美发展。(板书红色字) 人与自然和谐,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不少认识,可是,什么叫“人与人和谐”、 “人内心和谐”呢?季先生用他的一篇散文向我们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齐读 课题。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短小精美的散文吧。响亮地读,读正确;一边读一边思考:季 先生在文中写到了哪些内容? (交流板书:花——景色;人——民族;这 “花”和这 “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 在哥廷根大学,季先生十年寒窗苦读,那里的街道那里的人,在季先生心中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他在课文的最后一段用两个感叹句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用双横线勾出来) ——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1)情由心生,情自心达。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为什么这样读? (感叹号——情不自禁;突出两个词——分别写出了特点) 理解“奇丽”(新奇、奇特、美丽。多用于写景。)“奇特”(含于“奇丽”中;跟 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望文生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我还要增加一个问题:这“奇丽的 景色”跟这“奇特的民族”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读“景”。 1、季先生在德国,究竟看到了怎样“奇丽的景色”呢?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两句 话直接描写哥廷根街道美丽的景色,用“~~~”勾出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 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读,是领会作者感情的好方法。请自由练读两遍。 想,可以让我们深入作者的内心!抽读。读完这段文字,想一想:这一条条街道,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花多——任何、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花团锦簇、应接不暇(一路风景优美, 眼睛都看不过来,不知道看哪儿好。) 花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到这俩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花团锦簇”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每一家每一户的窗户上都盛开着(花)..... 是一朵吗?二朵?三朵?四朵?那是多少朵?(很多很多朵)这一朵挤着(那一朵) 那一朵挤着(这一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么多的花,团在一起...... 这就是——(花团锦簇),再想想,会有哪些色彩呢?(大红的,金黄的,淡紫的,粉 红的)哇,色彩真是太(多了,太丰富了) C、花纯——“如入山阴道上” 什么叫“山阴道上”?(山间小路上有许多绿阴。)(其实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山阴 道就是绍兴会稽城西南郊外那一带的风景,那儿的景色可美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 在《兰亭序》中介绍了山阴的幽静。走在山阴道上,随处可见盛开的野花,这儿一团, 那儿一簇,真是让我们——应接不暇。) 走在德国街头,这到处盛开鲜花的美景,让作者好象走在了——(山阴道上,应接不 暇)此时,这熟悉的美丽又让作者不由自主得想到了——(浙江绍兴)想到了—— (自己的家乡与祖国),眼前的这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紧紧地揪着作者的心!指导朗 读。 走过“山阴道”吗?说说你的感觉。(野花芬芳,绿树成茵,小鸟欢唱……)——你看 到飞扬的尘土了吗?你听到汽车的轰鸣了吗?你闻到尾气的臭味了吗?——再读! (可是,这儿并不是山野,而是哥廷根的街道!) 所以作者加上了个词语“如入”——准确的表达。 想去哥廷根的街道——去“山阴道上”走走吗? 每一扇窗户就是一道风景,每一条街道就是一片花海!真是—— “人在街头 走,如入花海中。”——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季先生用朴实却如诗一般的语言所表露出的感慨与赞叹深深地渗进了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再体会一次吧。(朗读) 读着读着,我们也会像季先生一样,发出由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三、读“人”。 如此奇妙的城市,皆因为它有一个“奇特的民族”。 1、快速默读 1—3 自然段,你准备用哪句话概括这个民族的“奇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德国人是怎样用行动向我们解释这句话的? 2、赏句: 爱花——“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情切——“家家户户都养花。

文档评论(0)

dashifun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