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物态变化》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2.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3.(2006江苏镇江,6)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4.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6.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放热 D.干冰凝华放热
7.(2006山西太原,2)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8.(2006浙江宁波,6)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9.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10.(2006山东莱芜,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 ℃的水放入0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11.小明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清晨林中升起的白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过观察图4-5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