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 派)。
(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
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囚犯___。 14. 《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在元散曲作家中,(马致远)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
《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
《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
元代剧作家 纪君祥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 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李开先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 逼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 武松 的故事。
四大南戏之—的《拜月亭》是根据元杂剧作家 关汉卿 的杂剧《闺怨佳 人拜月亭》改编的。
明代剧作家 王骥德 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 求世俗享乐的感情。
在元杂剧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称为 宾白 。
明代剧作家 孟称舜 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 格的理论主张。
( 科范 ),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 舞台效果。
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秋思之祖)”。
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
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30. 朱权著的《太和正音谱》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魏良辅的《曲律》是关于昆曲的重要著作。
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清忠 谱》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格调说)。
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张惠言)。
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张岱)。
元
1、 南戏 2、元杂剧 3、元散曲 4、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5、 南戏之祖 6、小令 7、套数 8、诸宫调 9、南北合套 10、铁崖体、
11、关汉卿 12、昆腔 13、苏州剧派 14、套曲 15、“三不从”
16、“三桩誓愿”17、书会才人 18、《录鬼簿》19、《青楼集》
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21、家门引子和下场诗
明
1、章回小说 2、拟话本 3、三言 4、二拍 5、 吴江派 6、临川派
7、临川四梦 8、公安派 9、唐宋派 10、晚明小品 11、台阁体
12、茶陵派 13、前七子 14、后七子 15、竟陵派 16、童心说
17、沈汤之争 18、苏州派 19、复社 20、汤显祖 21、明代四大奇书
22、吴中四才子 23、吴中四杰 24、一人永占 25、四声猿 26、传奇
27、小品文 28、八股文 29、江左三大家 30、神魔小说 31、世情小 说
32、《绿牡丹》
清
1、苏州派 2、南洪北孔 3、阳羡派 4、浙西派 5、桐城派
6、四大谴责小说 7、南社 8、神韵说 9、肌理说 10、性灵说
11、格调说 12、阳羡派 13、浙西六家 14、常州词派 15、弹词
16、义法(方苞)17、梅村体(吴伟业)18、阳湖派 19、南施北宋
20、清初三大家 21、阳湖派
元
1、
南戏:在元代中后期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以杭州为中心的俗
谣俚语的一种南方戏曲样式,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2、元杂剧:
是元代初期流行于中国北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戏剧
样式。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
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 卿《拜月亭》、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3、元散曲: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
种起源于民间 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在元 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4、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元代后期在南戏向传奇的过渡
中,出现的著名南戏作品《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
狗记》,后人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