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中 冒银娟
《桃花源记》中进入桃花源的“渔人”是谁?陶渊明为什么要设计“渔人”出场?“渔人”可以作怎样的猜测?是懂得生活情趣的处士?是道家学养深厚的道士?还是陶渊明志同道合的挚友?
一
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每每称之为处士。隐居不仕,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出的选择。如《史记·殷本纪》中就记载了一位处士出仕的经历:
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
而陶渊明笔下的“渔人”,也不是一位没有生活情趣与品位的普通渔夫。这是由“渔人”生活的时代和他的情趣所决定的。
东晋时期,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如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导、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东晋时期,清淡之风因为朝廷权贵提倡而盛行,人们讲究生活情趣的独特性比如东晋王子猷,他是丞相王导的侄孙辈,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其二》)的东晋,他可谓出东东晋第一豪门。我们看看他的生活情趣——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生性爱竹,他是竹子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爱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形象,下开唐宋文人的种竹雅好。所以,晚唐诗人杜牧有这样的诗:“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润州二首》)
东晋时代,世族生活优裕,多喜于名山古刹、别墅湖畔清谈玄理,这种社交活动不能不影响“渔人”阶层。笔者以为,和王子猷注重生活情趣一样,“渔人”也非常懂得生活情趣。他应该是一个钟情山水、喜欢观赏风景的“高级渔夫”。《桃花源记》是这样写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捕鱼”是“渔人”的职事,但他的出现不是为了捕鱼。“渔人”的出场别有意味。“渔人”的视野里有什么呢?绚烂的成片桃花,鲜美的连绵芳草……“渔人”受到了吸引,他为之惊异,甚至沉醉于美景之中,忘记了路途的远近。
唐代王维的《桃源行》对这位“渔人”的痴迷写得十分精确:“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位头戴草帽的“渔人”行走在桃花林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趣,怎样的一种风景呢?因此,就审美心态而言,“渔人”和王子猷并没有什么差异。有人认为,所谓“渔人”就是为了故事情节而设置,本身就是打鱼为业,本来就是线索人物。事实上,那些终日以捕鱼为业的一般“渔人”是没有《桃花源记》中这位“渔人”审美的情怀与审美痴迷的。再者,“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摇踵映”,桃花艳丽、妩媚,桃子是仙家的果实。这位东晋“渔人”的生活情趣与情调是十分高雅的。
二
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拥有“渔人”身份,貌似在江边垂钓、水中靠捕鱼的“渔人”或“渔父”“渔翁”,都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的情趣和追求,常常是作者道家崇拜的代言人。古代文学作品中“渔人”或“渔父”“渔翁”,道家素养极高。如《渔父》中与屈原对话的那位渔父,其语言素养并不比屈原差——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歆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位“渔父”的道家隐士形象与屈原精神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华大学范子烨教授认为,“渔父”形象是“主人公自我的一种外化,乃是作家为表达其心灵苦闷,为书写其人生困境而运用一种艺术手段”[1]。其见解是相当深刻而精辟的。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生活情趣与情调十分高雅的处士。但如果仅仅定义为“高雅的渔夫”,还没有深入到“渔人”的精神境界。范子烨认为陶渊明所说的“武陵人捕鱼为业”也大有内涵。“渔人”的捕鱼,可以看作其隐居避世的一种方式。在作品中,“渔人”仅仅是有了“捕鱼为业”的名份,但作者并没有描写他的“捕鱼”行为,反而记叙了完全不同于一般“渔人”的“赏心”——审美情怀。因此,这位“渔人”不简单。
作者开首的一段景物描写,还是对“渔人”高雅的审美情趣的衬托。也就是说,只有这位“渔人”才配得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试想,那些为了生计天天去水里捕鱼的真正渔夫,谁有如此情调?这位“渔人”一出场便以“捕鱼为业”,这不过是陶渊明障人眼目的托词罢了。作品中的这位“渔人”和归隐中陶渊明情趣的相似度是极其高的。陶渊明在《饮酒》中所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露出的审美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数字化智能工厂AI大模型数智平台建设方案.pptx VIP
- 肝性脑病ppt课件ppt课件.pptx VIP
- 定位器原理及故障处理课件.ppt VIP
- 旅游大类《服务礼仪》 填空题试卷一.docx VIP
- 小学部编版古诗词必备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8)-北师大版 20张.ppt VIP
- 旅游大类《服务礼仪》简答题试卷一.docx VIP
- 重点项目施工组织专项方案高压旋喷桩内插型钢.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