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线粒体的化学组成;三、氧化磷酸化;真核细胞线粒体中代谢反应;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示意图;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Theory)。认为:
? 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
(matrix)泵至膜间隙(intrmembrane space),形成质子动力势( △P)。
? △P=Ψ-(2.3RT/F)△pH
– 其中:△pH= pH梯度, Ψ =电位梯度,T=绝对温度,R=气体常
数,F为法拉第常数,当温度为25℃时△P的值为220mV左右。;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四 线粒体与疾病;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一)叶绿体膜(叶绿体被膜 chloroplast membrane)
? 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间隙。
? 外膜的渗透性大。
? 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等可以透过内膜,ADP、ATP、NADP+、葡萄糖等及焦磷酸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translator)才能通过内膜。;(二) 类囊体(thylakoid)
? 是膜围成的扁平囊。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0:4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约87%),膜流动性高。
? 基粒(grana):扁平小囊堆叠而成,每个叶绿体含40~60个。
? 基质类囊体(stroma thylakoid):连接基粒的没有堆叠的类
囊体。
? 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f、捕光复合体(LHC)、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FD)、黄素蛋白、光系统I、II复合物等。;(三)基质;;;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光反应;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两个光系统的协调作用;暗反应(光合碳同化);Electron transport in the thylakoid membrane;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三、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相似性:
? ①均由两层膜包被,内外膜的性质、结构有显著的差异。
? ②均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的DNA及转译体系。因此绿色植物细胞内存在3个遗传系统。
? ③叶绿体的ctDNA不足以编码叶绿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因此必须依靠于核基因来编码其余的蛋白质。通过定向转运进入叶绿体的各部分。;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mtDNA /ctDNA);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附:线粒体的增殖
线粒体来源于已有的线粒体的分裂。
1. 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线粒体分为两个,常见于鼠肝和植物分生组织中。
2. 收缩后分离:通过中部缢缩分裂为两个。
3. 出芽:见于酵母和藓类植物,线粒体出现小芽,脱落后长大,发育为线粒体。
;叶绿体的增殖
?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前质体发育而来。
? 在有光条件下前质体的小泡数目增加并融合形成片层,发育为基粒,形成叶绿体。
? 在黑暗生长时,原质体小泡融合速度减慢,并转变为排列成网格的三维晶格结构,称为原片层,这种质体称为黄色体。在有光下仍可发育为叶绿体。
? 幼小叶绿体能靠分裂而增殖。
? 成熟叶绿体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不足之处;非共生起源学说;不足之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1569-2022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装置 文件基本要求.pdf VIP
- 供应商评估记录表.doc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三只小猪绘本课件.pptx VIP
-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1年金蝶云·星空常见业务销售Q&A.pptx VIP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pptx VIP
- 20200820-工程项目管理金蝶云星空解决方案-吕俊锋.pdf VIP
- 固态电池:或在eVTOL等新场景大展拳脚.pdf VIP
- 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及绿化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