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免疫规划科 案例一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毛毛) 检验报告4(毛毛) 诊断及处治: 胎传梅毒(毛毛); 梅毒(母亲); 青霉素80万iu静滴,共计15天,疗程结束后4个月复查(毛毛),结果见报告4; 青霉素200万iu静滴,共计20天,疗程结束后4个月复查(母亲)结果见报告3. 思考 诊断是否正确? 治疗是否必要,正确? 梅毒的检测方法? 胎传抗体为何? 梅毒治愈后抗体情况? 梅毒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 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梅毒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吻、哺乳、接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患病人数是低的,但由于其病程长,危害性大,应予重视。 病原学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μm,平均长6~10μ?m,横径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免疫学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或出现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传染性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粘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它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通过接吻,握手、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布等传染。胎儿梅毒(先天):孕妇体内螺旋体,一般在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儿。 传染性 梅毒的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而减小。一期、二期的梅毒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她们的皮肤粘膜损害处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存在;潜伏早期的梅毒患者也有传染性。病程超过2年以上时,梅毒的传染性会逐渐减弱,即使与未经过治疗的病程在2年以上的梅毒妇女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被传染。病程越长,传染性越小,病程超过8年以上者,其传染性已非常小。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 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实验室诊断 非特异性与特异性Ab检查结合 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查。一般用VDRL和RPR试验与TPHA试验。 特异性Ab检出时间多在梅毒感染后2~4周,非特异性Ab较特异性Ab迟2周。 RPR初筛,初筛阳性再用TPHA进行确诊。 结果分析与愈后 结合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一般初筛试验RPR、USR试验阳性者,确认试验阴性者排除感染。确认试验TPPA或TPHA阳性,而初筛试验阴性,则认为是假阳性或梅毒感染已愈(少数患者不治疗可自愈)。要求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随访2年,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非特异性Ab试验(RPR),第2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结果持续阳性,滴度较低(<1:8)不再上升,可以认为血清固定,临床已治愈。如随访复查滴度上升,则认为是复发或再感染。 治疗成功后,病损迅速愈合,血清中非特异性Ab滴度下降(RPR),反应素通常在9~12个月内转阴(少数可维持12个月以上)。特异性Ab通常多年或永久保持阳性。 治疗 青霉素 自从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有奇效之后,中药基本不在作为主要医疗手段,只是起辅助作用 案例二 某患儿,男,2010/10/09出生,查TP-Ab阳性,TPPA(1:320)阳性,RPR阴性。其母TPPA(1:320)阳性, RPR阴性,2010/10/13入甲院。诊断:胎传梅毒。后转入乙院,期间毛毛连续复查两次RPR,均为阴性。出院诊断:排除胎传梅毒。出院医嘱:建议新生儿在1,2,3,6,12个月复查TP、RPR等相关检查。出院后,母子两又做了几次梅毒相关检测,见报告。 案例二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母亲) 检验报告4(毛毛) 思考分析 甲院与乙院诊断是否正确 乙院的出院医嘱是否正确 为什么? 案例三 病例报告1(毛毛) 病例报告2(毛毛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