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3唐宋文学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广东高教版)第三册 复习笔记 根据课本以及张巍老师课件,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隋唐文学史 第一章、隋唐诗概貌 一、隋诗概貌 分期:分文帝、炀帝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走北朝刚健朴质一路;代表诗人卢思道、薛道衡、杨素等; 后期走南朝清绮一路。代表诗人隋炀帝、诸葛颍、王胄、虞世南等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 “四唐”分期起源于南宋严羽 《沧浪诗话》,经过元代方回阐发, 奠定于元代杨士弘 《唐音》,完成于明代高棅的 《唐 诗品汇》。 1. 初唐: (618-712 ),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 重建诗风时期。四杰主张诗歌走刚健之路,陈子昂确立诗歌“风骨”等传统。 主要诗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宫廷诗人;四杰和陈子昂等下层士夫文人。 2. 盛唐: (713-755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盛唐之音” 主要诗人:张九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山水田园诗人如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李白; 杜甫。 3. 中唐: (756-824 ):唐肃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 古文创作繁荣、新乐府创作蓬勃发展。 主要诗人:杜甫;乐天诗派如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韩孟诗派如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田园 诗人如韦应物、柳宗元、刘长卿;李益;刘禹锡。 4. 晚唐: (825-907 ),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昭宣帝天佑四年。 感伤,意旨朦胧意象华美 主要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皮日休、罗隐等 三、唐诗的繁荣及其原因 (一)繁荣: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诗五万五千多首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 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 (1)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发展变革; (2 )诗歌形式技巧方面的发展变革 2.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是唐诗兴盛的基本原因; 3. 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促进唐诗繁荣的一个间接原因; 4. 唐代政治较为民主,文禁松弛,社会思想文化较为开放活跃; (间接原因) 5. 唐代的音乐、悟到、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昌盛,对唐诗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6. 唐代诗人的审美意识对唐诗的繁荣起着主导的催化作用; (中介原因) 唐代文人的思想精神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乘运而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初盛唐诗歌“风骨” (2 )自觉继承儒家诗学的“风雅”传统,拯物济世 (3)敢怒敢言,敢于批判黑暗丑恶的现象,敢于抒发理想受阻、个性被压抑的不平之鸣 * (课件)唐诗繁荣原因: 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 第二章、初唐诗歌 一、唐初的宫廷诗人 (一)唐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人 风格:主张文质统一,注重为政治服务 代表诗人:唐太宗、魏征、王珪、虞世南 (二)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 风格:思想内容婉媚空绝,艺术形式华丽精美 代表诗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元万顷, “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 1. 上官仪( 608-664 ),字游韶。 【名词解释】 “上官体”:指上官仪的诗歌风格。特点有: (1)多些丽景艳情,如《春日》 、《咏画障》等; (2)善于 缘情体物,抒写敏感细腻的心曲。如《入朝洛堤步月》 、《王昭君》; (3)属对静雅。 2. 沈佺期( 656 ?-713 ),字云卿。宋之问( 656 ?-712 ),一名少连,字延清。 沈宋对近体诗体制的完备作出应有的贡献, * 完成律诗的体制和扩大律诗的影响。他们倾力于律体的写作,以自己 的创作实践总结了五七言近体的形式规范。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浪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首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 诗先写夫妇双栖于京都, 犹如海燕双栖玳瑁之梁。 然后写到阔别十载, 少妇思夫之苦。一扬一抑,其意自现。在手法上诗人借镌刻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了增强抒情色 彩的效果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