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实务》12监管.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金融实务;本章内容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一、互联??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扩散速度更快捷 一方面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可以使得支付清算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 另一方面,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也意味着加快了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即使很微小的风险未能有效管控,也会在金融市场和相关主体中快速扩散,减少了对差错和失误进行纠正的宝贵时间。 ;(二)交叉传染更严重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深度合作、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跨界混业经营和互联网提供的跨国金融便利,更是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间、互联网金融业务种类间、国家间的风险相关性日益趋强,风险交叉传染的概率大幅提高,风险传染途径更加多样化,直接加剧、放大传统金融风险的程度和范围。 ;(三)危害影响更广泛 互联网金融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其普惠性与草根性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消费者多为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由于涉及人数众多,一旦发生互联网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危害影响面相当广泛,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甚至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 ;(四)风险监管更困难 互联网金融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 ;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的虚拟化、交易对象的虚拟化;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以机构监管、分业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式 都加剧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难度。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 (一)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也就是银行的清偿力。 眼下很多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没有任何的资本金,但即使是投协议存款、短期票据这种在短期内风险较低的领域,未来依然存在很高的流动性风险。 ;(二)信用风险 指网络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只是通过网络发生联系,这使对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而且中国目前的征信体系建设非常不完善,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可能性,或者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业务的不明确性。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有关法规中对于网上交易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大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管理及试行条例,缺乏法律规范调整。 ;(四)技术风险 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一,互联网金融中,个体行为可能非理性。 第二,个体理性,不意味着集体理性。 第三,市场纪律不一定能控制有害的风险承担行为。 ;第四,互联网金融机构若涉及大量用户,或者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出问题时很难通过市场出清方式解决。 第五,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第六,互联网金融消费中可能存在欺诈和非理性行为,金融机构可能开发和推销风险过高的产品,消费者可能购买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内容 (一)功能监管 1.审慎监管 审慎监管的目标是控制互联网的外部性,保护公众利益。 审慎监管的基本方法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引用一系列风险管理手段,控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行为以及负外部性,从而使外部性行为达到社会最优水平。;2.监管信用的外部性 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从事了信用中介活动。 对信用风险的外部性,可以参考银行业的监管方法。 在P2P网络贷款中,部分平台划拨部分收入到风险储备池,用于保障投资者的本金。风险储备池在功能和经济内涵上与银行资产损失准备金、资本相当。 ;3.监管针对流动性风险的外部性 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了流动性或期限转换,比如,信用中介活动经常伴随着流动性或期限转换。 对流动性风险的外部性监管,也可以参照银行业的做法。 ;(二)行为监管 第一,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股东、管理者的监管。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有关资金及证券的托管、交易和清算系统的监管。 第三,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并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IT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三)金融消费者保护 即保障金融消费者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权益。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背景是消费者主权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可以进行自律监管。 功能监管要体现一致性原则。 ;三、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监管和监管协调 (一)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监管 1. 对金融互联网化、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的监管 2.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3.对P2P网络贷款的监管 4.对众筹融资的监管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 2013年8月,国务院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