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原理》第4章岩溶地貌.ppt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岩溶地貌“喀斯特”与“岩溶”是同义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斯威杰(J. Cvijic)曾经对南斯拉夫 西北(现在的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Karst)石灰岩高原进行研究,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 景观。自此Karst一词渐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类似的情况有“丹霞地貌”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2月,桂林), 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 语。可溶性岩石的主要种类:卤盐、硫酸盐、碳酸盐类的岩石。碳酸盐包括正盐、酸式碳酸盐、碱式碳酸盐,通常指正盐(Li2CO3, Na2CO3, Be2CO3, MgCO3, CaCO3, SrCO3)。最主要的就是碳酸钙。全球喀斯特分布:碳酸盐类岩石约占全球沉积岩的15%,面积4100万km2,硫酸 盐岩面积为1100万km2,合计面积为5200 km2,占全球面积的 10.2%,因此由可溶岩所成的地貌分布也很广。The karst distribution of the eastern hemisphereDistribution of caves and karst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some adjoining states.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性和分布。我国碳酸盐类岩石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三种类型, 面积共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 。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它们是世界上岩 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此外,我国南海珊瑚礁群岛上也有小规模而特殊的岩溶地貌。我国的岩溶地貌以桂林、阳朔一带最典型,自古以来就有“桂林 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Distribution of bare karst areas in China西 江 流 域 主 要 岩 性 分 布 和 地 势 剖 面我国喀斯特研究的历史悠久。例如成书于战国时代至西汉初年(大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 世纪)的《山经》中有不少关于洞穴、伏流、地下河等岩溶现 象的记载。而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古地图(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则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地貌图,该图用若干个 柱状符号表示主要的石峰,用鱼鳞图形表示峰丛洼地。再如“石钟乳”一词在西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便 已提出,书中对石钟乳的各部分作了详细的划分,将基部称作“殷蘖”,根部称作“孔公蘖”等。此外, 还提到石床、石脑、石花等不同类型的岩溶形态。又如成书于公元4-6世纪的《水经注》则记载了我国古代先民 对岩溶泉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指出石钟乳为石 灰质沉淀所成的原理。但是, 真正在我国古代岩溶学乃至地理学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是《徐霞客游记》一书。徐霞客(1587─1641)是我国明代 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他于22岁开始出游, 55岁游滇归来, 次 年病逝于江阴家中。一生足迹遍布当时的十四省区, 用日记体裁 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1636─1640年间, 徐霞客在中国南方岩溶区行程万里, 准确、 细致地记述了热带、亚热带峰林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各种 岩溶现象;只身探测洞穴三百余个,对洞穴的结构、形态和展布 方向, 各种类型的洞穴次生碳酸钙沉积物都做了翔实的记载。标 志了我国岩溶学的发展在当时世界上所达到的先进水平。喀斯特研究的应用:风景资源(地上、地下) 砂矿科学考古(周口店,古人类、古气候、古环境记录)工程地质(地表及地下崩陷,水库漏水)水资源开采 水土保持。第一节岩溶作用定义: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 械过程(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 用。喀斯特过程不仅发生在地表,更重要的是发生在地下。一、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溶解进入水中的CO2,分成两部分:合成碳酸、溶解的气体。 碳酸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在常温下就分解。CaCO3 + CO2 + H2O ?? Ca2+ + 2 HCO3-综合反应:可逆的。开放和封闭系统两种情况(有无CO2的 补充)。这个非常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CaCO3 + CO2 + H2OCO2 + H2OCaCO3 +?? Ca2+ + 2 HCO3-叶绿体CH2O +O2+FeS2? Fe2O3为何页岩中既富含碳酸盐又富含有机质量?陆地红层沉积与石灰岩沉积有成因上的联系吗?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化石燃料之间的联系如何?……二、影响岩溶作用的因素:气候、生物、地质发生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可溶性的岩石(物质基础)具有溶蚀力的水(动力条件)岩石的透水性(发展空间)水的流动性(动力的持续性)。(一)岩石的可溶性取决于岩石的成分(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