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凉山彝族服饰 蒋志聪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 的高寒山区,人口约 1000 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以睿智、 勤劳和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彝族先民为世人 留下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 统和特色,体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 的宝贵财富。越西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 彝族服饰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是人们适应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而 产生的,其历史源远流长。彝族文献有“弹毛擀毡阿约阿先来发明,纺线织 线濮嫫尼依来发明,裁衣缝衣觉觉伍支来发明,制金打银阿合来发明,头盔 铠甲吉博尔惹来发明”的记载。 越西彝族服饰,系凉山彝族中圣乍语音地域彝族服饰。黑色为服装的基 本色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县境内彝族曾有穿麻布和羊毛织成的男裤女裙 及衣服褂褂、筒状毡袜和麻鞋、山羊皮褂褂、绵羊皮披毡(也作被盖)等, 当时有用棉布做的男女服装,男上衣除了用青布和蓝布制作外,有用白布做 的男上衣,在衣肩衣袖上镶一道道黑色细条纹作装饰(这种白布衣服早已消 失)。女裙有黑裙、红裙、黄裙和白裙,那时布料质料差,颜色单调,做工 简单,饰纹一般只有两细一宽并列直线纹和三条细线并列波浪纹两种,许多 衣服不加任何饰纹就这样穿。六十年代物资匮乏时期,有用棉花捻线做擦尔 瓦的,有用棉线织布做衣服的。七十年代,虽有用卡机、充贡、平绒之类棉 布制作彝族服装的,但为数不多,当时经济条件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 八十年代后,广大彝族民众才陆续广泛使用毛呢、纤维、棉纤混纺等质 地优良、色彩鲜艳的各种面料制作彝族服装。 ? 一、服饰源流 在汉文献中 , 有关彝族服饰最早记载见于《华阳国志 . 南中志》:“夷人大 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候王。 ”唐以后记载 就越来越多 , 陈鼎《滇黔游记》载“夷妇纫叶为衣,飘飘欲仙。叶似野栗, 甚大而软, 故耐缝纫, 具可却雨。”《蛮书》(唐)途程第一云: “邛部台登 (今 凉山西昌、冕宁一带)中间,皆乌蛮也。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曵地。 ”《南 诏野史》 (下)载“黑倮倮,……男挽发于耳,披毡佩刀,妇人贵者衣套头 衣,方领如井字,无襟带,自头罩下,长曵地尺许,披黑羊皮,饰以铃索。 ” 宋代彝族服饰保持唐风,依然以“椎髻、跣足、披毡、或衣皮” (《太平寰宇 记》),清代《邛嶲野录》记录凉山彝族“男子……发挽大髻,以竹簪独刺挽 于额际,戴黑毡笠,大于箕。披黑白毡衣,妇女短衣长裙,肩佩铜镜螺蚌之 类”。“倮倮即黑彝也……椎髻、赤足、披毡、带刀弩。女着花衣长裙,披发 跣足,带金银耳环如帐钩样” “男子椎髻,裹青布帕,短褐毡衫……妇人以 青布作大帽覆髻,垂幅向后,束红帛于额间,长衫短裙,皆跣足” (《皇清贡 职图》卷六)小凉山一带“男椎髻、裹青布帕,短衣,披毡衫……妇挽髻, 以青布作平顶帽,交缠蓝布长带,饰以珠石,项挂素珠,衣裙俱缘边,跣足 不履” (《皇清贡职图》卷六)…… 从远古的“衣其羽皮”等为主的以避害、御寒、遮羞为主要功用的原始 服饰,到后来的以御寒、遮羞和审美、信仰、习俗等多种功用并重的服饰, 彝族服饰历经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简单、古朴、典雅的风格逐步向华丽多 样的风格转变,其发展呈现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可现今,着汉装的彝族民众 日益增多,着彝族服饰的彝民越来越少。 彝族服饰凝固了每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传统 工艺、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彝族 服饰在衣服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