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探析 摘要: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自该罪出现后便是难点颇多,与此同时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归根结底就是对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了解它的含义便成为对合同诈骗罪认定的前提条件。采取刑事司法推定的证 明规则,同时结合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可以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准确认定。 关键词:非法占有目的;刑事推定;认定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智商犯罪屡见不鲜,其中合同诈骗罪的犯案件数也是逐 年上升的。但是在发案率逐年提高的合同诈骗案件中,司法机关想要对其破案却是难度较 大的。原因是对合同诈骗案件中的行为人主观目的认定的较为复杂,也就是说对非法占有 目的的认定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想要完美侦查、审判这一类案件,就必须对此罪“非 法占有目的”准确的定义以及科学的认定。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在我国,无论是法律层面上还是学术层面上,对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还是众说纷纭的, 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当前在学术界有以下几方面的学说: 一是非法占有说,即合同诈骗中的占有根本上与民法中的占有的含义是一致的。此学 说认为我们要想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正确领悟,就必须是在参考民法上的意义的前提 下进行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够在民法的占有添加任何“调味剂”。 二是不法所有说,即将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拥有的财物,当然行为人所采取 的措施必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三是非法获利说,即行为人不是为了占有他人财物而占有的,而是为了利用该占有的 财物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其进行非法占有的。 四是非法所有说,即行为人是为了据他人财物为己有或者是不法所有。 对上述的四种学说对比研究,可以知道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本义是“排除权利人将 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进行支配并使用财物,即非法占有目的 由'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构成”。换言之,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可以分为两方面:一 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所有权;二是利用财产所有权并获得非法利益。具体到合同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了欺骗他人的方法,在 没有法律规定支撑下,排除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同时利用他人的财物获得不属于自己的经 济利益。 二、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刑事推定 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只有对案件中行为人采取过的措施、相关的资料、文件等的研究 分析,同时结合刑事推定规则,才能够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准确的认定。刑事推定 规则是凭借司法机关所了解的相关案情为基础,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为条件,根据正确 的经验法则和案件中各个证据间的关联来推定需要证明的案件情况同时当事人可以进行 反驳的一种用于案件推定的规则。〔2] 西方的法律家们很早之前就已经把刑事推定的规则运用到用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在我国,由于有着法律的规定和学术理论的支持,同样也有刑事推定的应用。在国家立法 层面上,对这种推定规则的支持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里面对合同诈骗罪适用的规定;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理诈骗案件的 一些规定的如何应用的解释。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最高法关于金融案件如何审理的座谈会 中这样说道,如果行为人案件之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是和各种法律规定相符的话,那么就 能够直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不需要在经过反复重复的论证了。 在学术界中,法学家们对刑事推定给予了高度的支持。比如,陈兴良认为:“所有金 融诈骗罪都可通过客观行为推定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从而认定犯罪。”赵秉志认为:“非法 占有目的的判断,涉及司法推定的问题。除非常典型的情况下,非法占有目的,实际上都 是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来推定的,通过法律推定来认定这种主观目的。” 为了能够准确无误的推定出合同诈骗案件“非法占有目的”,要求司法机关能够遵循 以下四方面的规则。 (一) 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上文提到的最高法关于金融案件如何审理的座谈会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司法实践 中,认定行为人作案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这就要求 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案情的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仅凭借被告人的自述,而应当根据案件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到合同诈骗的案件中,则要求不能够仅仅凭借着合同诈骗的结果就将罪名认定。 而合同诈骗案件的结果大部分都会是当事人不能够取回自己所被骗取的财物,这种结果的 原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予以说明:一是行为人拒绝了当事人返还财物的请求;二是行为人 不返还当事人被骗的财物。第一种情形的认定难度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一旦拒绝返还当事 人财物的请求,就足以显示骗取了当事人财物的行为人是不会想、不会愿意将到手的财物 再叫出去的,这就直接说明了行为人非法占有的意愿。第二种情形的认定难度较大,因为 行为人不返还当事人被骗的财物是案件的结果,而对结果的推定必然是推出原因,这就和 上文提到

文档评论(0)

李天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