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铁酸锰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Fenton催化性能研究.docx

磁性铁酸锰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Fenton催化性能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性铁酸镒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与Fenton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 异相Fenton催化剂在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既可以在 温和条件下实现有机物降解又可以克服传统均相Fenton试剂在使用时存在的pH 值应用范围较窄和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铁污泥等问题,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常见的异相Fenton催化剂,如单纯铁基材料或负载型铁基复 合材料,虽已证明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其催化活性与传统的 Fenton催化剂相比尚不尽人意。因此通常需要引入外界能量来提高催化降解效率, 但这不可避免地因需要特定设备而显著增加处理成本。针对此,本论文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无需借助外界能量且操作方便易行的系列高效异相Fenton催 化剂,以期为异相Fenton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提供新的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 容如下: 以FeC12?4H2。、MnCl2-4H20和NH4HCO3为反应物,以乙二醇为溶剂,通 过调整、优化制备工艺,克服Fe?*易氧化的问题,合成出单分散球形的铁镒碳酸 盐前驱体,并进一步确定探索热处理工艺,最终制得磁性MnxFeyC)4微球,通过 ICP-OES、FESEM、BET、XRD、VSM等表征分析方法确定其物理化学性质, 进一步考察了其对亚甲基蓝(MB)的Fenton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证实Mn^FeyC^ 是由单分散、粒径大小均一、形貌规则近似球形的颗粒组成,并且其还具有结晶 度较高、磁响应性较强的特点。对MB催化降解结果表明,Mn.Fe.04材料(尤 其是Mn1.9sFe1.02O4)具有良好的Fenton催化降解效果,此外,重复试验表明 Mn1.9sFe1.02O4样品经五次重复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以球形花状Tí0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高温热处理制备出MnFe2O4/TiO2 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FESEM、BET、VSM表征分析方法确定MnFe2O4/TiO2 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同时考察了其作为异相Fenton催化剂在H2O2存在 条件下对MB等染料的催化降解性能。表征结果表明,MnFe2O4/TiO2样品是由 单分散性的球形花状纳米颗粒组成,并具有比表面积大、磁响应性较强的特点。 从催化降解结果发现,该材料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又可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 的降解清除,且在应用过程中显示出优越的稳定性,重复利用6次后对亚甲基蓝 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7.6%以上。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Fe/Mn摩尔比例不同的系列MnA.Fe3-.rO4纳米材料, 并通过ICP-OES、FESEM、BET、XRD、VSM表征分析方法确定MnYFe3^O4纳 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考察其Fenton催化氧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Fe3+ 与Mi?+的化学组成对MnAFe3..rO4纳米材料的物性影响很大。其中,Mm.07Fe1.93O4 纳米材料呈现出了理想的物化特性,不仅形貌规则、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良好、 晶体结构独特,而且还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强的磁响应性等特征。 同时Mn.Fe3.xO4纳米材料对高浓度MB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n.Fe3.xO4纳米 材料具有突出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先前文献中所报道的关于铁基和镐 基的异相Fenton催化剂,并指出Mn^FeaMU纳米材料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关键 因素是其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效的Mi?+活性位点的再生。此外,由于MnxFe3..O4 纳米材料具有磁响应性高的特点,使得MnxFe3-xC)4纳米材料可以在外加磁场的作 用下,从反应体系中分曷,实现材料重复循环使用性能。Mn1.07Fe1.93O4纳米材料 经五次循环使用后,对MB溶液降解率仍达90%以上。 关键词:异相 Fenton 催化剂,MnAFevO4- MnFeoOVTiOT, MnxFe3-xC)4,催化性能 第一章绪论 § 1.1引言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地球储水量十分丰富, 70%以上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海水总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8%,淡水总量仅 占2%。尽管海水所占比重大,但是由于其含盐量高难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及生 活。而在所占比重极小的淡水资源中,约1.6%储存在极地冰帽和冰川中,约0.36% 为深层地下水和土壤成分,仅有约0.036%的湖泊水和地下水才能够真正被人类 利用。可见,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⑴。再加上近年来,人类生活和 生产活动频繁,使大量未经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肆意排放 于水体中,造成当前水体污染非常严重,使得原本十分紧缺的淡水资源问题更加 突出。最近,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目前80%的世界人口遭受 着水环境安全的威胁⑵。 近些年来,我国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工农业发展突

文档评论(0)

李天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