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种药剂防治杜鹃冠网蝽效果对比研究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Scott)]属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idae)冠网蝽属(Stephanitis Staacute;l),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若虫、成虫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为害杜鹃(Rhododendron sp.)、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含笑(Michelia figo)、茉莉(Jasminum sambac(Linn.)Aiton)、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inn.)等花卉[1-2],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叶片失绿呈锈黄色或苍白斑点,导致植株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杜鹃冠网蝽在潜山县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杂草、树皮裂缝、枯枝、落叶以及土、石缝隙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集中到叶背取食产卵,卵期15 d左右,若虫期15 d左右,脱皮5次变为成虫。杜鹃冠网蝽成虫期长,产卵期也长,世代重叠严重,第1~5代成虫分别在6月初、7月初、8月初、8月底和9月初[3-6]。一年当中78月危害最重,9月虫口密度最高,10月下旬后陆续越冬[1-2]。现对不同药剂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选择 近年来,潜山县园林绿化带上的杜鹃冠网蝽危害较为严重。试验地选择在潜山县梅城镇和天柱山镇。试验施药样地选择虫口密度高的绿化带,共设置了100个样地。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每个试验样地保证不少于20株杜鹃,并且每个试验样地相对独立并保持一定的间隔,100个样地累计总面积1 249.1 m2。每个试验样地设置1~3株标准株观测防治效果,每个样地地只采取一种施药方式,试验设置5个重复。每个试验地点设立1株对照样株,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用于校正虫口减退率。试验样地布局如表1所示。 本文由WwW. 提供, 1.2 试验设计 选择40%氧化乐果乳油、3%啶虫脒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2%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5种药剂。氧化乐果、吡虫啉为内吸性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啶虫脒、阿维菌素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杀虫剂,内吸作用较小,但具有一定的渗透作用;灭幼脲属于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施药方式均为常量喷雾,稀释剂为水。使用浓度和施药方式如表2所示。 1.3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选择危害较为严重的地段作为试验样地,在试验样地内选择虫口密度较大的1~2株杜鹃作为标准株,小心清点标准株上虫口数,并注意不要惊扰成虫飞走,然后用细密纱网将标准株完全罩住防止成虫、若虫迁走,下面垫上塑料薄膜,便于清点死虫数。 每个试验地点设1株对照样株,不采取任何防治,并按照上述方法清点树上虫口数,用来校正试验数据。 防治前,清点标准株和对照样株上虫口数。防治后,连续10 d每天清点1次标准株和对照样株下方塑料薄膜上的死虫数和未脱落的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如下: 自然(对照样株)虫口减退率(%)=(累计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100 防治虫口减退率(%)=(累计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100 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治虫口减退率(100-自然虫口减退率)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由WwW. 提供, 2.1 不同施药浓度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 试验进行,为了便于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试验措施编号A1、A2、A3、A4,hellip;,E4进行数量化,分别赋值为1、2、3、4,hellip;,4。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对防治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如图1~5所示,R2gt;0.95,防治效果与施药浓度高度线性相关,5种药剂均对杜鹃冠网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考虑到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要求与防治成本,以及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扰动[3-8],根据试验结果,以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较好。 2.2 不同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将表3转换为表4,从表4可以看出,内吸性药剂氧化乐果、吡虫啉与具有渗透性药剂啶虫脒、阿维菌素要略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