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新兴兴经经济济体体企企业业连连续续跨跨国国并并购购中中的的价价值值创创造造 ::均均胜胜集集团团的的案案例例 ((三三))
2019年08月15
此外 ,本研究还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其他案例数据资料 ,进一步获取与目标案例相关的信息 :(1)现场观察 。在对企业人员
访谈过程中 ,我们还参观企业工厂 、各种宣传资料 ,包括企业官方宣传手册 、发展历史 、展示材料以及各类演讲报告等 ,并
通过与均胜内部人员的私下沟通交流获取了一些具有借鉴性意义的经验总结 。(2 )案例相关学术论文 。我们在中国知网检
索了有关均胜并购的相关文献 ,获得有效学术论文37篇 。(3 )获取案例相关的新闻报道和采访 。同样经过搜索和剔除不同
报社 、内容重复的报道 ,获得有效新闻31篇 。(4 )搜索万得 、国泰安 、雪球网等金融分析平台 ,获取相关专业机构的研究
报告122篇 。(5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公司年报 、内部记录 、高层讲话和内部刊物获取相关报道25篇 ,共计100余万字 。
(四)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过程是对数据 、文献 、涌现构念和理论的不断反复比对 (Eisenhardt ,1989 )的三阶段过程 。第一阶段 ,数据
清洗和大事记整理 。我们通过梳理企业发展关键事件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梳理 。具体而言 ,在第一阶段 ,我们首先把
访谈数据和二手资料等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比对 ,在与企业人员确认后 ,剔除不同数据来源不一致的数据 ,形成可靠的原始
数据文本 。而后 ,我们按照企业发展历程和关键事件把所有数据进行整合 ,形成基础的数据库 。
第二阶段 ,初始构念的涌现 。首先 ,我们从基础数据库中识别出每次跨国并购的事件 ,并形成每次跨国并购的初步叙事分
析 。接着 ,把每次跨国并购进行独立分析 ,并与文献进行比较 ,以期涌现出初始的概念 (例如 ,纵向资源结构化 、横向资源
结构化等)。进一步 ,我们进行不同跨国并购事件的两两比较 ,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 ,并与文献进行对比 ,形成严谨的多个
构念 (例如 ,企业家精神 、资源结构化 、资源重组 、资源撬动等)。在这一过程中 ,为保证信度和效度的提升 ,研究团队两
位成员先进行独立的分析工作 ,而后两位成员就不一致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最终形成一致结论 。
第三阶段 ,理论框架的建立 。在这一阶段 ,我们首先根据第三阶段的结果 ,并结合企业发展历程把所有跨国并购事件进行归
类 ,并形成3个阶段 。而后 ,我们基于涌现的构念 、数据和文献之间的比对形成了不同构念间的关系 ,最终涌现出初步的理
论框架 。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研究团队成员之间的不断讨论 ,我们还引入了外部观察者 (学界学者和企业人员)一起对我们
的数据结构和理论框架进行深入讨论 ,最后形成连续跨国并购的过程演进模型这一理论框架 。
四四 、、案案例例发发现现
通过对均胜集团连续跨国并购实践的纵向案例研究 ,本文归纳出了新兴经济体企业连续跨国并购的过程演进模型 (参见图
1)。接下来 ,本文将根据均胜连续跨国并购的3个阶段分别阐述均胜在连续跨国并购过程中企业家精神 、资源结构化 、资源
重组和资源撬动之间的关系演进过程 。
(一)全球出口战略阶段 (2008〜2012年)
表4展现了均胜第一并购阶段典型引用语举例及编码结果 。在这个阶段 ,企业家对于行业发展机会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决心
发现标的公司 ,并以较大的风险实施并购 。并购前公司剥离非战略性业务 ,资源结构重在积累国内区域与行业优势 ,并依靠
国内优势而带动区域与行业扩张 ,形成资源的双向结构化 。由于缺乏别国经营的经验 ,均胜并购后主要采取稳定化重组的策
略进行重组 。借助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差异以及制度的差异撬动更多的资源 ,从而创造价值 ,为后续跨国并购奠定基础 。
企业家精神 :冒险精神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这一概念范围较广 ,包含了“果断、机智 、谨慎 、坚定……”的心理
特征 ,“以最能动的 、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以及“不断推出新的生产组合的
过程” (聂伟 ,2006 )。均胜的第一次跨国并购十分明确地体现出了管理者冒险精神这一种企业家精神 。
在跨国并购前 ,均胜集团以经营风窗洗涤系统 、空气管理系统 、涡轮增压管道系统等低端汽车塑料零部件为主业 ,尽管产值
连年增长 ,但受汽车功能件业务的技术含量不高限制 ,利润面临着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双重挤压 。均胜电子董事长王剑峰先生
用“利润就跟刀片一样薄”来形容当时为争夺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