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研究.pptVIP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研究 全球变暖 中国变暖 中国变暖 青藏高原变暖 青藏高原变暖 朱文琴等(2001)利用1951-1998年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217个地面测站的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认为20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以40年代为最强暖期,之后气温下降到60年代中期,随后变暖直到90年代,但90年代平均气温尚未达到40年代气温。 王堰等(2004)通过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1951~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均呈增温态势;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日最高气温的增温更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偏高;但也有新的特点即:一月份日最高气温进入90年代不但没有变暖这反而是降底的;80年代后期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发生了显著的变暖突变。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Beniston. et.al.(1996)分析了1979-1993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88个气象观测台站的气温资料,发现在阿尔卑斯高海拔地区的变暖比低海拔处更显著。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Giorgi 等(1996)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阿尔卑斯山地区大气CO2 倍增的数值试验,结果也显示出地面气候变暖有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强的趋势。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HENRY F. DIAZ. et.al.(1997)指出平均温度增长对海拔高度有依赖性,以最低温度为甚。这种现象随空间变化,特别是在西欧和亚洲一些高海拔地区最为显著。 John C. Fyfe. et.al.(1998) 用加拿大气候模式中心的耦合气候模式研究了落基山地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增加情景下的气候改变结果,发现落基山高海拔地区的冬、春季节的地表温度增加最为显著。 Mark A. Snyder. et.al.(2002)用区域气候模式研究了以加利福尼亚为中心区域的二氧化碳倍增实验中地面气温的变化,结果发现气温有年平均、月气温有显著变暖。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地面气温的增加更为明显。 N. PEPIN等指出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在高海拔地区变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变暖增强。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ARUN B. SHRESTHA. et.al.(1998)分析了1971-94尼泊尔49个观测站点最高气温资料,发现1977年以后大部分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区增温率达到0.06-0.12°C/yr,而南部平原地区的增温率只有0.03°C/yr甚至更低。 杨续超等(2006)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中国境内5个气象站1971~2004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等资料,分析认为近34年珠峰地区的变暖要明显早于中国及全球,且升温幅度更大。 刘晓东等(1998)分析了得出近30 年(1961-1990)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165个气象观测台站的地面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有关,变暖幅度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Xiaodong Liu et al.在2000年进一步指出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青藏高原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唐红玉等在1999年指出青海高原(1959-1996年)以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3T的变化趋势均比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的弱。 唐红玉等在2005年指出青藏高原(1951-2002年)以来青藏高原虽然变暖明显,但并不是海拔越高,变暖越明显。 近期的一些工作 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变暖 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变暖 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逐日最低温度的变化研究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冷暖冬研究 二氧化碳1%递增数值实验增温率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二氧化碳1%递增数值实验增温率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关于青藏高原变暖的一些认识 1 随着全球、中国的变暖,青藏高原有显著的变暖趋势。 2 青藏高原的变暖要比全球变暖来的早且增温率更大,是全球变暖的预警器和放大器。 3 青藏高原的变暖最低气温最为显著,其次是平均气温、最高气温。 4 青藏高原的变暖冬半年强于夏半年,夜晚强于白天。 5 青藏高原的变暖对海拔高度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其中以平均最低气温最为显著。 That’s all! Thank you! * From IPCC FAR 任国玉等(2005)通过对近54年中国600个余个观测站资料分析表明,1951~2004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变化倾向率达0.25℃/10 a;54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3℃。增温主要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1980年代以前,中国气温在较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而从80年代初开始,气温呈不断上升趋势。在19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