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新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摘要不同新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10%氟虫双酰胺·阿维、40%氯虫·噻虫嗪具有速效、高效、持效的特点,药后3d杀虫效果达93.4%~98.0%,药后7d控制白叶率效果达92.6%~94.5%;24%氰氟虫腙表现为显效慢、持效性好的特点,药后7d和15d控制白叶率效果分别为91.4%、89.5%,接近前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新杀虫剂;稻纵卷叶螟;防效 气候变暖和单、双季稻混栽程度的提高,为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繁殖转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导致重发频率居高不下,灾情态势相当突出;杀虫单(双)、毒死蜱等常用防治药剂的长期延用,其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明显下降;氟虫腈及其混配制剂停用后,防治药剂需要转换。如何掌握和推广适用药剂,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是当前植保技术推广中必须加强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1]。为完善稻纵卷叶螟控害治理技术,笔者采用5种国内外新杀虫剂品种对稻纵卷叶螟开展了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与防治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0%氟虫双酰胺·阿维悬浮剂(稻腾;德国拜耳公司生产);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垄歌;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24%氰氟虫腙悬浮剂(艾法迪;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10.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南京瑞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毒死蜱乳油(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10%氟虫双酰胺·阿维悬浮剂450mL/hm2(A);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B);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C);24%氰氟虫腙悬浮剂450mL/hm2(D);10.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150g/hm2(E);40%毒死蜱乳油1 500mL/hm2(F);不施药作空白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123m2,处理间随机排列。 1.3试验方法 试验选择在肥力水平高、稻苗生长嫩绿且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的单季晚稻田,施药时间定在五(3)代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始盛期(7月18日),施药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按450kg/hm2药液量喷雾。除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生产管理措施相同。施药前调查发生基数,施药后3、7、15d分别考查防治效果;调查采用直线等距法,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面积0.25m2,摘取样点内当天全部卷苞,剥查虫量,计算校正防效。 1.4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与药后3d均为晴热无雨天气,施药后第4天气温下降,出现雷阵雨天气,其中8月18~21日无雨,日平均气温分别为32.6、33.7、35.4、34.5℃;8月22日多云(日全日)有雷阵雨,日平均气温29.5℃;8月23日无雨,日平均气温31.5℃;8月24日雷阵雨,日平均气温27.7℃;8月25日阴天,日平均气温26.8℃。 2结果与分析 2.1药后3d防治效果 在施药后3d,处理A、处理B、处理C等3个处理的杀虫效果达93.4%~98.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优于处理E、处理D、处理F等3个处理,表明前3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速效性良好,后3种药剂的杀虫速效性一般(见表1)。 2.2药后7d防治效果 在施药后7d,从控制白叶率效果看,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D防效均在91.4%~94.5%,4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略优于处理E,但显著优于处理F。但从杀虫效果看,药后7d进入稻纵卷叶螟全代幼虫盛发高峰期,除处理D的杀虫效果比药后3d有所上升外,其他试验处理杀虫效果均比药后3d有所下降,导致各处理均出现一定数量的稻叶卷苞刮白。但与CK区相比,5种新农药仍显示良好的持效性(见表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听力原文).pdf VIP
- T_ZJATA 0033-2025 塑胶玩具中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x VIP
- 《“探界者”钟扬》精品教案精品教案.doc VIP
- 知识点汇总_古代汉语.pdf VIP
- 活动执行质量保障措施方案.pdf VIP
-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全册教案.docx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30个必考点终极预测与高仿真模拟题库.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2024)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_ZJATA 0033-2025 塑胶玩具中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T_ZBXH 141-2025 甜菜旋幽夜蛾防控技术规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