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课件doc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之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功业难就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借景抒情,衬托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借景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 画  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托菊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托物言志  ——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场体验 07湖北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 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答案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其他常用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 排比、 对偶、反复、双关、通感 设问、 反问、顶针、用典、互文 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 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文档评论(0)

135****7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