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第一节 鲜蛋内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一、卵巢和输卵管内污染 当母禽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并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卵巢和输卵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蛋黄或蛋白。通过这一途径污染的主要是雏鸡白痢沙门氏菌、鸡败血霉形体、禽白血病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和禽关节炎病毒等。在蛋壳形成之前,泄殖腔内细菌向上污染至输卵管,也可导致蛋的污染。 二、产蛋时污染 母禽泄殖腔的细胞可粘附在蛋壳上。当蛋从泄殖腔(40—42℃)排出体外时,由于外界空气的冷却作用,引起蛋内收缩,使附在蛋壳上或空气中的微生物,随着空气穿过蛋壳而进人蛋内。 三、蛋产出后的污染 健康母禽产下的蛋与外界环境接触,蛋壳表面可污染大量的微生物。通常一个外表清洁的鲜蛋,其蛋壳表面约有400万500万个细菌,一个肮脏的鲜蛋,其壳上的细菌可高达14000万—90000万个。蛋壳上有许多大小为4—40um的气孔与外界相通,微生物可经这些气孔而进入蛋内,特别是贮存期长或经过洗涤的蛋,蛋壳外黏膜层的天然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环境中的微生物更容易借水的渗透作用侵入蛋内。温度低、湿度高时,污染到蛋壳上的霉菌很快生长,菌丝可穿过蛋壳而长入蛋内。 四、鲜蛋内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为防止母禽内源性感染并经蛋传播病原微生物,必须搞好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免疫接种、定期检疫和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以保证母禽的健康。 为了减少鲜蛋的外来微生物污染,母禽产蛋地方应清洁和干燥,最少每天收集一次鲜蛋,剔除破壳蛋和不合格蛋,将鲜蛋迅速置于温度1~5℃、相对湿度70%~85%环境中贮藏,大头向上放置。一切与鲜蛋接触的用具均应清洁干燥。运输过程中避免蛋壳破损。 第二节 污染微生物对鲜蛋的作用 蛋内污染微生物的种类 (一)细菌 荧光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产碱类杆菌、亚利桑那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枯草杆菌、微球菌、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二)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包涵体性肝炎病毒、禽关节炎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小鹅瘟病毒和鸭瘟病毒等。 (三)霉菌 毛霉、青霉、曲霉、白地霉、交链孢霉、芽枝霉和分枝霉等。 二、影响蛋内污染微生物繁殖的因素 (一)鲜蛋的放置方法及贮存时间 鲜蛋应钝端向上放置贮存,因为蛋黄的比重比蛋白轻,若锐端向上,蛋黄向上漂移,易与壳内膜接触,蛋壳上污染的微生物易避开蛋白中的抗微生物因素,便可从该处直接进入蛋黄内,并迅速繁殖。鲜蛋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3周后,蛋白内的溶菌酶便失去活性,此后侵入的细菌易进入蛋黄。久贮的蛋,蛋白的水分大部分转入蛋黄,使蛋白收缩,蛋黄膨胀,蛋黄膜易与壳内膜接触,穿过壳内膜的微生物也可直接进入卵黄。 (二)微生物的特性 革兰氏阴性菌进入蛋内后很容易在蛋内繁殖。这是因为它们对蛋白中的抑菌因素有抵抗作用。例如,来源于土壤和水的荧光假单胞菌,进入蛋内产生绿脓酮素,能与抑菌的伴清蛋白竞争结合金属离子,使伴清蛋白失去抑菌作用;该色素也抑制蛋白中的其他抗菌因子,因此,这类细菌进入蛋内后生长繁殖很快。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细菌进入蛋内,可利用绿脓酮素与伴清蛋白竞争结合后释放的金属离子,成为后来侵人蛋内生长繁殖的细菌。进入蛋内的沙门氏菌也能产生与绿脓酮素同样作用的酚盐化合物,也易在蛋内繁殖。 三、微生物引起鲜蛋变质的现象 侵入鲜蛋内的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将引起鲜蛋腐败、霉坏等。 (一)腐败 鲜蛋的腐败主要由侵入蛋内的腐败性细菌所引起。细菌种类不同,引起鲜蛋腐败的性质及表现也有所不同。能分解蛋白质的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先使蛋的系带断裂,蛋黄漂移,蛋黄与内壳膜粘连,随后蛋黄膜破裂,蛋黄散出于蛋白之中,呈“散黄蛋”;随着蛋白的进一步分解,H2S、氨、粪臭素等大量产生,蛋内容物变为灰色稀薄以至黑色液状,呈“泻黄蛋”,甚至蛋壳爆裂,流出恶臭液汁。不分解蛋白质的假单胞菌,在蛋白中产生绿色荧光物质,呈“绿腐败蛋”;分泌卵磷脂酶的荧光假单胞菌、玫瑰色微球菌等,则可破坏卵黄膜的屏障作用,可能由于铁蛋白转移素发色基团的作用,使蛋白变为红色或蔷薇色,呈“红色腐败蛋”;有些假单胞菌,能分解糖类产酸,使蛋黄形成絮片状,呈“酸败蛋”。 (二)霉坏 污染在蛋壳表面的霉菌孢子,在相对湿度高于85%的条件下容易发芽,菌丝侵入蛋孔到达蛋壳膜,接近气室的部位,氧气多,霉菌生长最好。不同的霉菌在蛋壳下长成颜色各异的菌落,光照时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暗斑,这时蛋白和蛋黄仍然正常。霉菌继续生长,菌斑扩大,菌丝长入蛋白、蛋黄,分泌大量的酶,分解蛋白成水样,卵黄膜破裂,卵黄与蛋白混合,颜色逐渐变黑,散发霉味。 第三节 鲜蛋的贮存原则及方法 鲜蛋具有天然的卵壳、壳膜等屏障结构和

文档评论(0)

dashifun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