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导学案.docVIP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 【学习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马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马说》,看看这篇文章是介绍马的吗? 二、有关资料 1、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马说”即是“说马”。 作者介绍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3、写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唐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预习设计 1、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补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课文填空 ⑴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⑵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根据理解默写 ⑴在《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逍遥游》中作者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⑶《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⑵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文学常识填空 韩愈 (768——824),字_____,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_________。谥号“文”,又称_________,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_________。韩愈是唐代著名______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_______________”之首,作品都收在《_________________》里。 答案:退之 韩昌黎 韩文公 韩吏部 散文 文起八代之衰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 5、给加点字注音 祗( )辱 骈( )死 槽( )枥( ) 尽粟( ) 一石( ) 外见( ) 无马邪( ) 马厩( ) 一食( ) 食( )马者 谥( )号 答案:zhǐ pián cáo lì sù dàn xiàn yé jiù shí sì shì 三、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的音 2、划分朗读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疏通文意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故( )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