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灵验记中的周武帝灵验故事.docVIP

浅析唐代灵验记中的周武帝灵验故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浅析唐代灵验记中的周武帝灵验故事 摘要:在被佛教信众称为“法难”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毁佛事件中,北周武帝灭佛即其中一例。佛教典籍中有关他的灵验故事非常多。本文梳理了唐代佛教典籍中关于周武帝的灵验故事,撰述灵验故事的作者沙门有2位,官吏有3位,其故事主角有三个:赵文昌、杜祈、拔彪,且都是周武帝昔日臣子。关于周武帝的灵验记如此之多,一方面因为其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对佛教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佛教信众对周武帝不满与怨怼;另一方面,周武帝灵验故事的产生与灵验记的流行和撰述者本身信仰有很大关系。 关键字:北周武帝;唐代;灵验记;原因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全面持续高涨的时期,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到了北周时期,寺院经济力量十分强大,佛教与皇权、民众、儒学、道教等有了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冲突最尖锐激烈的时候,便发生了最高统治集团从上而下,在全国全境内,全面地消灭佛教事件。据《周书》卷五《武帝上》记载:“(建德三年)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5页。一场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反佛道行动由此展开。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5页。 北周武帝灭佛背景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一578),字弥罗突,鲜卑族,是北周第三代帝王,在位十八年(561—578)。周武帝即位之初,北方僧尼人数逾300万,寺院4万余所。如此众多的寺院和沙门,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大量人口,又不负担各种力役,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士来源,严重削弱了国力。世俗地主与僧侣地主,朝廷与寺院之间的经济矛盾和利益冲突尖锐,因而周武帝要“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二十四《谏周祖沙汰僧表》,大正藏第 52 册,第279页上。此外,北周武帝有借此争去除夷夏之辨的心理。因为北周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取缔佛教,可以避免胡族信奉胡教之嫌,确保其华夏正统的形象。于是,在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二十四《谏周祖沙汰僧表》,大正藏第 52 册,第279页上。 建德二年(573年)十二月,周武帝“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最后”。(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页。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七日,周武帝下诏“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5页。,“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唐)道宣撰: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页。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五《武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5页。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八《周灭佛法集道俗议事》,《大正藏》第 52 册,第136页上。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大正藏》第 49 册,第94页中。 “周武帝废佛特点鲜明,即没杀人流血;佛道俱废;反复讨论,比较慎重;提倡儒学;废佛分北周境、北齐境两次进行。周武帝废佛是三武一宗之厄中最为积极进步、利国利民、富有成效的。我把它们总结为减民负担,富国强兵,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战胜民族分离;有助于避免出现政教合一,神权专制;使隋得以统一全国,北抗突厥。” 张箭:《三武一宗灭佛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页。 周武帝的灭佛是四次灭佛运动中较为全面彻底、积极的一次,并一直受到后来史学家的赞赏。但这不意味着灭佛本身没有一点负面影响。周武帝的灭佛对佛教打击沉重,虽没杀人流血,但大量寺院及其财产被没收,经像被毁,大批僧侣被还俗。因而周武帝的灭佛遭到佛教徒的痛恨,“此之三君(原文指赫连勃勃、魏太武、周武帝)为灭佛法,皆不得久。身患癞疮,死入地狱。有人暴死,见入地狱,受大极苦,具如《别传》,唐临《冥报记》述。”(唐)道世撰,周书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九八,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838页。 (唐)道世撰,周书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九八,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838页。 二、唐代灵验记中关于周武帝受果报的记载 唐代灵验记中关于周武帝受果报的记载非常多,唐孟献忠《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引萧瑀《灵验记》所载赵文昌故事即是一例。 隋开皇十一年,太府丞赵文昌身死,唯于心上气暖。时,昌家人未敢入敛。被人将来至阎罗王所。王问昌云:“一生已来作何福业?”昌报王言:“一生家贫无余功德,专心唯诵《金刚般若》经典。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